第十七章 综合体能锻炼法
清晨,黑雾尚未散尽,一缕微弱的光透过门缝洒进室内,昏暗中带着几分柔和。
林曼殊和林珠两姐妹已经起身,她们的动作惊动了身旁的王澜,他缓缓睁开双眼。
黑夜太长,他其实醒来两次又睡过去两次。
这次醒来,他感觉状态不错,体温恢复正常,身体也没有任何不适。
林曼殊推开房门,更多的晨光涌入,瞬间驱散了些许阴影。
王澜随即将身上的毯子叠好,算是正式起床。
他起身第一眼便向桌面看去。
只见昨夜那张被他们用炭笔画满图文的纸,如今已然变成了一本薄薄的黑色手册。
从一张纸变成一本书,即使事先有所心理准备,亲眼见到仍令人惊叹不已。
林曼殊顺着男人的目光,她拿起册子看了眼,没有打开,而是递到王澜手中。
王澜揉揉眼,揩去眼角残留,与好奇的两姐妹一起走到门口,借着晨光开始细细查看。
手册有大概成人一掌长,宽度约有半尺。
这本手册大小约一掌长,宽度约半尺,黑色封面上印着一行工整的大字:
《综合体能锻炼法》
文字依旧是这个世界的文字,手册看上去很新,仿佛刚刚印刷完成,
王澜甚至能清晰地闻到上面散发的油墨香气。
王澜迫不及待翻开第一页。
出乎意料,本就没几页的册子,第一页竟然还是目录。
目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标注为“静功”,另一部分标注为“动功”。
每部分除了练习方法,还各自附带了一种呼吸法,分别是“静功呼吸法”和“动功呼吸法”。
王澜继续翻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静功的修炼方法。
手册虽然不大,但正式内容图文密集,一页接一页,看上去信息量十分充实。
示意图中的小人形象精致且清晰,是个光头,且没有任何性别特征。
小人以不同的姿势坐着或动作,在关键部位还用红色标示出筋骨和肌肉的状态。
动作周围配有详细的小字说明,将每个动作的要领逐一展开。
这些动作共有几十个,显然是由浅入深逐步递进。
前面的动作十分简单,甚至让王澜感到熟悉,因为他曾在一些健身博主的短视频中见过类似的动作。
然而,练到中间,难度开始迅速攀升,而越到后面,图中动作就变得越发“反人类”。
动作练法之后,紧接着是静功呼吸法的详细介绍。
相比复杂的练法,呼吸法显得相对简单易行。
手册上记录了呼吸的深浅、时间、频率以及大周期的操作要点。
不过,呼吸法的最后特别提示:静功呼吸法必须配合静功练法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练法进阶得越深,呼吸法的作用也会更加显著。
静功部分结束后,便是动功的内容。
在看到动功练法之前,王澜脑海中不自觉地将其想象成传统武功招式——一板一眼、一招一式的套路。
然而,当翻到动功部分,他发现事实完全颠覆了他的想象。
动功的核心练法竟然是——跑步!
与静功的小人示意图相比,动功部分显得简洁许多,图示仅有七个。
这七个小人都呈现跑步姿势,但姿势各有细微差异。
示意图中清楚标记了每个跑步动作的发力方向,而旁边的文字则对每个细节进行了详细说明。
动功的呼吸法则重点强调呼吸节奏与步伐之间的配合。
乍看之下似乎很简单,但稍加琢磨,就能隐隐感受到其中蕴藏的巧妙设计。
动功的呼吸法与静功呼吸法不同,
如果说静功呼吸法注重平缓悠长的“长入长出”,
那么动功呼吸法则强调长短交替的节奏变化。
王澜翻阅完毕后,将手册递给林曼殊。
虽然林曼殊在王澜翻阅时已经瞥过一些内容,但她仍接过手册,又认真地从头到尾细看了一遍。
相比之下,林珠对文字和锻炼并无兴趣。
吸引她注意力的,是手册上那些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小人图。
“静功……动功……”林曼殊低声念着,仔细翻阅了一遍手册后,神色认真。
她能够看出,这本《综合体能锻炼法》从头到尾都充满了系统性和科学性,完全是一套纯粹强化体能的锻炼方法。
大灾变前若这册子能被军队得到,估计能成为特种训练的标准教程。
合上册子,林曼殊点了点头,评价道:
“看起来确实不一般,方方面面科学严谨,按照锻炼,增强体能毋庸置疑。”
她将手册递还给王澜,说道:
“这套锻炼法很适合你。不过我建议你从动功部分开始练起。因为今天开始,我会教你如何在这里生存。白天我们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外活动,动功正好适合你边走边练。”
对于林曼殊的建议,王澜深以为然。
静功部分可以留到晚上练习,而现在,身体已经基本恢复的他,显然不能再安心当个“米虫”。
外出时顺便修炼动功,这正合他的心意。
林曼殊并没有学习这套锻炼法的想法。
锻炼意味着更多的体能消耗,而体能消耗则会直接提高生活成本。
她没有黑环,自然也缺乏压榨自己以提升体能的动机。
至于林珠,林曼殊也没有打算让她学习。
她对林珠的要求极为简单——没必要吃苦,只要在未来能不出意外好好活着就够了。
而且林珠其实也有刻意提高体能的必要,毕竟她的力量甚至比大多成年男子都要夸张。
在林曼殊看来,即便王澜严格按照手册锻炼一年半载,恐怕也难以超越林珠。
王澜捧着册子在小院里边跑边记。
林珠看了一会儿,觉得无趣,便和林曼殊一起准备食物去了。
早餐过后,王澜提上一个木桶,和两姐妹一道准备出门。
虽然他有黑环,且特别受林珠青睐,但林曼殊显然没有打算把他‘供’起来。
既然身体已无大碍,他理所应当为生活出一份力。
林曼殊关上院门,安排王澜学做第一件事:打水。
王澜提着木桶,站在门外那片空地上。
他心情有些复杂,既激动又忐忑。
这是他苏醒以来第三次踏出院门。
与之前不同,这次并没有听到任何异常声音。
也许是身体恢复一些后,他已不再吸引“无面”的注意,又或者,上次那只无面被打爆后尚未复苏。
“这里可真荒凉……”
跟在林曼殊姐妹身后一路走,王澜心里不禁感慨。
他此前透过院门看到的,不过是周边的一隅,如今亲身走出,才发现这里的荒僻程度远超他的想象。
原本的黄溪村在经历泥石流吞没大半后早已废弃。
几人所在的小院,位于黄溪村南侧的一处丘陵顶端,周围仅存一些低矮的房舍。
这些房屋是灾变后幸存者们搭建的临时住所,但他们在此停留不久便彻底离开,最终也成了废墟。
林曼殊姐妹来到这里后,才选择了一处相对完好的房子修缮后居住。
郁郁葱葱的山林环绕着小丘,然而,这里没有鸟鸣虫叫,一切都显得静谧而死寂。
“打个水竟然也要走这么远……”
这完全出乎王澜的预料。
原本,他对两姐妹节约用水的习惯并不以为然,甚至觉得那是对不堪入口的污染水过度珍惜。
可如今,他发现自己错了。
打水地离得很远,并非只有几步路。
现在他们一路从向下还算省力,可回来,却是一路上坡。
直到这时,他才切身体会到,那些让人难以下咽的“污水”,竟然也是如此来之不易。
哗。
哗。
除了三人踩过杂草的脆响声,四周一片寂静。
王澜一边提着木桶小跑,一边努力回忆体能锻炼手册的内容。
他尝试调整呼吸和姿态,抓住机会练习动功。
路程虽然不过十五分钟,但一路下坡也让王澜汗流浃背。
动功的难度超出了他的预期。
呼吸节奏和步伐节奏单独掌握并不算难,但两者的配合却让难度成倍提升,而体能的消耗更是立竿见影。
就在他气喘吁吁、几乎难以控制呼吸时,走在前面的林曼殊终于停了下来。
打水的目的地到了!
前方,一棵需两人合抱的大树伫立,在距离大树四五米的地方,有一口石砌的水井,显得格外显眼。
“把木桶放这里吧,先休息一会儿。”
林曼殊看着满头大汗的王澜,心中难免觉得自己有些操之过急。
或许该让他多修养几天的......
男人身体刚刚恢复,林曼殊心中还是有些顾虑。
今天安排的活儿并不轻松,如果把人累坏,实在得不偿失。
不过,既然已经出门了,自然也不可能半途而废。
她心中思考着,决定尽量照顾对方,实在不行就当是让他熟悉一下周围环境,认认路。
“住所附近没有水井吗?非要走这么远?”
王澜如释重负地把木桶放到一旁。
相比林曼殊姐妹脸不红气不喘的模样,他喘息的就有些厉害。
“确实没有。”林曼殊语气中透着无奈。
“我们住的地方地势较高,地下全是岩石。当初村里的幸存者搬到高处,是为了躲避山崩和泥石流。那地方虽然安全,但生活就没那么方便了。”
王澜听后明白过来,愣了愣他感慨道:
“大灾变啊,那时候确实很难想的长远……”
他抹了抹头上的汗,依旧不断调整着呼吸。
动功呼吸与正常呼吸节奏相差很大,因为刚刚练习还不熟悉,这么骤然停下,呼吸节奏一时间竟不好平复。
林曼殊没有再多说,提起木桶走到井边。
她熟练地将绳子栓好放下,伴随着落水声,绳子很快绷直。
林珠走到井口抓住绳子,姐妹二人一个用力上提,一个稳步后拽,几下便将满满一桶水提了上来。
两人动作默契,显然已经配合了无数次。
王澜想上去帮忙,却发现根本插不上手。
很快,三桶水都打满了,他只能帮忙把木桶搬到一旁。
不过,这些水并不会直接带回去。
它们会先放在这里,等回程时再一起提上。
平复好呼吸,王澜绕着大树走了一圈,又走到井口,好奇的扶着井口向下打量。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种井口宽大的老式石井,他小时候最常见的井都是井口窄小的压水井。
眼前这口石砌水井显然有些年代,井口四周未被杂草埋没的石板依旧光滑发亮,可见过去曾有不少村民来此打水。
即便经历大灾变,这口井居然没有被摧毁,还勉强维持完整,实属难得。
只是井里的水还是同他处一样遭到污染。
他低头望去,井口三四米深处,浑浊的黄水倒映出他的影子——油腻的乱发、拉碴的胡茬,宛如一个流浪汉,与文明人几乎毫无关联。
水中映出的倒影让王澜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看着看着,他不由得出了神。
“别看了,走吧,先带你去矿区认认路。”
林曼殊站起身催促道,声音打断了王澜的思绪。
白天太短,她不想浪费太多时间。
去矿区单单走路就要半小时,加上采石和回程,估计就得中午了。下午她还计划去沈医生那里打探情况,并继续监视黄木匠的动向。
“哦,好!”
王澜应了一声,部分声音传入井中,在水底回荡。
他转身起身时,视线不经意又落回井下,
突然,他看到,一道模糊不清的黑影正从浑浊的水面下静静注视着他。
刹那间,王澜汗毛炸立,瞳孔骤缩。
他屏住呼吸,再次向下看去。
只见水面莫名荡起一道波纹,黑影不知何时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涟漪泛起的水面上,倒映出的是他晃动的身影。
王澜抿紧嘴唇,缓缓离开井口。
林曼殊敏锐地察觉到他的异样,刚想开口问,王澜便主动说道:
“刚才我好像在井下看到什么东西。”
林曼殊听罢,神色微妙,既奇怪又似乎早有预料。
只听她无奈道:
“不要盯着黑暗深处看太长时间,尤其是你这种大病初愈的状态。”
“这有什么讲究吗?”王澜不解地问。
“也算不上讲究,只是注视黑暗久了,确实容易看到某些灵异现象。”
林曼殊停顿片刻,继续解释:
“是一种叫‘诡影’的东西。和普通的诡异不同,诡影不会像‘无面’那样直接杀人。”
“通常它只会给人一种强烈的被注视感,但你越在意,它的存在就越真实。”
“它更像是一种唯心的存在。”
“怎么讲?”
“简单来说,如果你不知道诡影的存在,也不去在意黑暗,基本就不会看到它。”
“但一旦你知道了这个概念,或者在黑暗中潜意识地去探索,那看到诡影的几率会显著提高。”
“刚刚你趴井口向下看,我之所以没提醒,就是怕你心里先有了这个念头。”
“结果还是没想到,你还是看到了……”
王澜一时间无言以对,最后他无奈叹道:“这可真是防不胜防……躲都躲不过。”
林曼殊不提醒他确实是出于好意,只是他向井下看时即便没有诡影,他潜意识里也会有贞子之类的东西。
王澜试探着问道:“诡影……外人是看不到的吗?”
“看不到。”林曼殊笃定道。
听到这话,王澜反而松了口气。
经过多次惊吓,他对所谓的“诡异”已经没有当初那么恐惧。
而得知诡影只是个唯心存在,且旁人看不到,他心中最大的担忧也随之消散。
若井里真存在诡异他肯定很难说服自己继续喝这里的井水,可诡影只是因潜意识而生的幻影,
那就没问题了!
林曼殊却再次提醒道: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诡影无害,但你最好学会控制自己不去胡思乱想。即便附近没人因为诡影出事,也无法保证它不会突然变得危险。”
她说得轻描淡写,可控制思想本就不易,更何况诡异还涉及到潜意识,想控制潜意识,又谈何容易?
王澜再次对这个世界的危险有了清晰的认知。
几乎无处不在,就是大白天也有时防不胜防!
只是出门打个水都能碰到灵异现象,若走出更远,还不知会遇到多少鬼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