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扭转
二次出征,附爵们似乎有了新的目标。他们从家里带来一台或两台车,装载干粮酒肉。还带来三五壮奴,配备马匹刀枪。就好像每人拉出一支小队,帮助国家运粮。此举虽算不上毁家纾难,但也是有功之举。他们能有此变化,着实可喜可贺。梁轸感到意外,还刻意夸赞他们一番。可梁轸不知道的是……
“在梁朝境内,当然要规矩点。一旦到了辽境,你们就瞅准机会给我抢。什么值钱,抢什么的。下次回洛阳,必须把马车给我装满。哈哈哈。”韩大昌无耻地笑着。
人一旦有了目标,就会变得谨慎,韩大昌他们亦是如此。而且在家奴面前,他们可不想被梁轸训斥,那样实在是太没面子。所以这次行军途中,他们变得规矩很多。
他们的想法并没有背着苏瓶,他们一直都把苏瓶当做团伙成员。不过苏瓶并没有像他们一样带车带人准备抢东西,苏瓶觉得这件事不靠谱。
这次回洛阳,苏瓶发现很有多人太过于乐观,似乎还有人开始庆祝胜利。人们以为这一战打得很轻松,只有去过榆关的人才知道打得有惨烈。契丹人野心不死。
苏瓶还感觉到一丝不妙,因为万隆帝正打算向燕云增兵。此举耐人寻味。
万隆帝想干什么呢?突破榆关,继而拿下辽东?或者他的密探获得某些不好的消息,辽国可能反扑?苏瓶这个级别的官员,还不能知道这些,只能根据形势去猜。
通运卫八月中旬从洛阳出发,由于有些经验,这次行进更加顺利。
路过各州县时,当地官府也在不断修缮道路,到处都是大干特干的忙碌景象。
不到一个月,通运卫就把粮草送到莫州。这速度已经很快,可梁轸还是不满意,他想创造一个运粮记录,上书皇帝为通运卫请功。而且他还是像上次一样,不肯把粮草放在莫州,而是要继续前进,用他的话说,一定要送到第一线!
“我们算是倒八辈子血霉,老天爷瞎眼,让他来当都尉。”韩大昌咬牙切齿地说。
酷似王多鱼的田敢叹气道:“大昌哥哥就别抱怨啦,这都是我们的命啊。”
病秧子甘启珍道:“是我们上辈子缺德事干多了,这辈子遭报应。”
高大魁梧莽撞冒失的薛恒道:“这辈子缺德事少干了吗?为何不能是现世报?”
九月下旬,通运卫再次来到滦州地界。当时神策军因损失太过惨重,而从前线撤下,正在滦州城中休整。玄甲军接替神策军,继续攻打榆关。
忽然听说老帅唐琼与总监军赵长春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唐琼坚持攻打榆关,可赵长春却说,这般高大雄伟之关口,打两个多月,伤亡五万余,还拿不下来,你还不改变策略吗?听我的,兵出古北口,迂回进入辽地,背后杀他个措手不及。
唐琼认为此举冒进,十分不妥。
二人争执不下,齐王赵长春吼道:“玄甲军是我赵家的,我说了算!”
赵长春的这句话算是撕破脸皮了。
虽然唐琼是北伐大将军,可玄甲军的虎符在赵长春手里。一开始唐琼指挥打仗,节节胜利,赵长春便听唐琼的。打榆关久战不下,赵长春就把玄甲军给带走。转而让西门雄风撤出古北口,协助伤兵满营的神策军,堵住榆关之敌。
可赵长春忽略了西门雄风的行军速度。那个刚打几场胜仗的西门雄风,正陶醉在自己的功绩当中。他一直认为号称契丹战神的耶律洪基是被他打跑的。
还没等西门雄风的兵赶到榆关,辽国内部平叛结束。七王爷耶律洪基带领一万女真人,助辽皇耶律嵩全盘接收诸亲王军队。十七万人马,从榆关喷涌而出。神策军根本无法抵挡,紧急撤退,放弃滦州。
唐琼怒摔大将军印,打马还朝。
而此时梁朝主力已被赵长春带走,通过古北口,急行军向东而去。这下燕云地区热闹了,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各自伸手去掏对方的鸟蛋。
当通运卫疲惫不堪的把粮草送到滦州时,忽见前方一队人马呼啸而来,远远望见是神策军的旗号。梁轸连忙派人去问,为何这般?对面人说,敌军十七万冲出来了!
“好家伙,十七万啊!?”韩大昌惊悚道:“快,咱们也快跑吧!”
“都给我站住!”梁轸喊道:“听我令,后队改前队,把粮草都给我运回去,决不能留给敌人!”
“你疯了吧?”韩大昌急道:“敌人骑兵,日行百里,我们带着辎重怎么跑?神策军都跑了,你还装甚的大瓣蒜?你能扛得住十七万吗?”
梁轸抽出刀来,指着韩大昌:“你再说话,我就杀了你!”
后来在老监军戴栋等一群人的苦劝之下,梁轸还是改了主意,通运卫把马车堵在路上,点燃粮草。
大火冲天而起,远道而来的将士们纷纷落泪。这一路押运,何等辛苦。即将送到地方,却要烧掉,那种心情实难描述。
撤退的过程十分艰苦,不知何时,后面就能追上来一哨骑兵,而通运卫里八成都是步兵。幸得大公子唐乾在玉田附近设下埋伏,通运卫一千人也跟着埋伏起来。当敌军靠近时,通运卫跟随神策军一同杀出。这一战打得酣畅淋漓,消灭敌军先头部队三千余人。可还没来得及打扫战场,敌军的增援部队就上来了。
梁军抛弃辎重,向大山里迂回。而敌军长了教训,大队摸索前行。骑兵交替前**近,梁军根本没时间休息,几千人饿着肚子在荆棘遍布的山路上走。其中辛苦,不必言表。
撤退的第三天,契丹人突然不见了。探马报说,契丹人大队撤回榆关,只有三万人向北而去,看方向是奔着古北口。苏瓶预测,契丹人已知赵长春通过古北口进入辽境。所以辽国又把兵撤回去,准备关门打狗。
那么古北口就是玄甲军唯一撤退之路。
由于唐琼已离帅位,监军赵长春孤军深入,现在北伐军由总副唐乾安排战略战术。他命神策军、飞虎将、虎贲军集体向古北口而去,要守住这战略要冲,给赵长春留一条后路。
孟当认可此策,带兵北上。可西门雄风却道:“唐乾乃败军之将,何以指挥我?”于是西门雄风不听调令,带虎贲军继续东进,要打契丹主力一个埋伏。可当这厮真的碰见契丹主力,竟藏在山里没敢动,眼瞅着契丹人过去了。
西门雄风之举,真可谓丢人现眼。用韩大昌的话说,拉屎拉到一半,夹住了。
唐琼真的撂挑子了?
当然不是,快五十岁的人,面对战争大事,岂能那般任性。当赵长春带兵离开,唐琼就觉得形势不妙,跑回洛阳找皇帝和其他两家门阀商量,搬兵驰援。这次玄甲军必须倾巢出动,而孟氏和西门氏,也当再出些兵,与契丹人决战燕云。
唐琼请万隆帝御驾亲征,而自己不再担任北伐大将军,担心再出现赵长春的情况。万隆帝赵恬背着手在大殿里走了几圈,决定召见赋闲在家的隆王。让隆王带玄甲军出征,而唐琼继续担任北伐大将军。
之前与桑腊人决战,就是隆王带玄甲军协助唐琼,虽然也有很多矛盾,但二人合作紧密,最终获得胜利。之前赵恬担心隆王兵权,让和王赵麟接管他的部队。此时老王爷已经在家里抱孙子,不问世事了。
真没想到,突然又被皇帝召见,而且赋予重任。赵恬对隆王说,此去燕云,虽兵符在你手,但一切听安国公安排,莫要再出现赵长春的情况。隆王感叹一番,受领虎符,开始集结部队。
……
契丹辽国来势汹汹,大汉梁朝急速转移。唐乾率残部赶到古北口,刚进城关就遭遇辽军突袭。唐乾手下只剩七八千兵,艰苦抵抗。
通运卫跟随神策军行进,也陷在古北口。梁轸眼红,连续三次去找唐乾,要求登城作战。终于获得批准,在当天晚上接替神策军第一师第三旅,梁轸叫喊着冲上城头。
通运卫全体上阵,苏瓶自然也在其中,韩大昌等人跟在苏瓶身后。敌军架起十几架云梯,通运卫分组把守。
可通运卫刚上来,敌军就来了一次冲锋。箭如雨下,众人躲在垛口后面。
梁轸喊:“都给我起来!敌军爬云梯了!”
梁轸好战,亲自把守一架云梯,他身旁有长矛手、弓箭手、刀盾手,忽有伤者,迅速抬下城去,城下再有人补充上来。
士兵没有铠甲,瞬间伤掉几十人。
距离苏瓶不远处,有一组人险些被敌人突破。紧接着又有一串敌军攀爬而来,见形势不妙,苏瓶抓起一杆长矛,撞开人群,一矛刺了下去。这一矛来得劲猛,捅下去三个人。
“宝玉!你正面挡着,我们侧后协助你!”韩大昌举着长矛喊:“甘启珍,你就别瞎比划了,你给宝玉举盾!”
弱不禁风的甘启珍,穿着四十斤重的铠甲,蹬城都费劲,还是家奴把他推上来的。他抓住一柄长矛,却举不动,后来干脆放弃。按照韩大昌的要求,给苏瓶举盾牌。可举着举着,苏瓶感觉盾牌没了。甘启珍自己举着盾牌,蹲在垛口后面。再后来,是甘启珍的强壮家奴,给苏瓶举盾防箭。
话说,当朝驸马甘启珍,不登城不行吗?
打到这个份儿上,监军眼睛里都是血丝,畏战者就地正法。再者说,此时城下监军不是戴栋,而是神策第一师监军唐横。
苏瓶手握丈矛,正面坚守云梯。韩大昌田敢等人在一旁用长矛长戈协助,薛恒举弩射击。敌军轮番爬上来,又滚落下去,忽而一阵剑雨……
这一昼夜,敌军不停进攻,梁军伤亡惨重,鏖战到天明,忽见远方有大旗晃动。是飞虎军的旗号,辽军见势不妙,潮水般退去。敌军一撤,城头上的士兵躺倒一片,精疲力尽,大口喘息。
“哎呀,我大舅哥来了!”田敢兴奋地喊。
幸得孟当驰援,暂时逼退辽军。可不久后,探马来报,辽军再次出现,这次不是从南边来的,而是来自北边。
辽军来得好是奇怪,仿佛神兵天降一般。唐乾不禁琢磨,赵长春带兵向北,然后向东迂回,已把路堵死,敌人是怎过来的呢?难不成,赵长春已被消灭?
这种情况下,若再守古北口,很有可能被南北夹击。唐乾、孟当果断放弃古北口,向南撤退。
……
“这也太苦了……”
最近十几日,通运卫先是逃向大山,又在玉田打伏击,再跑去古北口守城,然后一路向南逃窜,可把韩大昌给累惨了。有探马在后边观敌,百里之内没有敌人,梁军终于获得休息的机会。点燃篝火,喝完稀粥,韩大昌抹起眼泪来:“我韩大昌的命好苦啊,呜呜呜……”
堂堂财阀少爷,从小不知苦滋味。他家的马,都比此刻当兵的吃得好。对他来说,现在就是连畜生都不如。他带来的两台车里本有些酒肉,可逃跑时多是崎岖山路,那车根本带不走,干脆丢在路边。
没有菜,炊事兵就把野草丢到大铁锅里煮,丢几块大盐粒子,就算是菜汤了。这样的菜汤,喝到碗底还能看到沙子。
田敢吐了一口沙子道:“大昌哥哥就别抱怨了,能吃上这口饭,还是飞虎将接济呢。”
飞虎军是孟家的,田敢是孟家的姑爷,说起这话,他看起来还挺得意。
诚然,唐乾在撤退时已把辎重丢掉,士兵各自带着口粮赶路,马背上还托着一些粮食。可那些粮食很快就被吃光,若不是孟当支援,神策军就要断炊。
“哥,你有吃的没?”
苏瓶正闷坐在篝火旁,身后走来一高大男子,俯下身子问。
苏瓶扭头,见是二弟苏常胜来了。苏瓶连忙站起身,从兜里掏出一些肉干要交给他,可他却推开苏瓶的手。
“我是来给你送吃的。若你有,我就不送了。”苏常胜手里攥着一颗野菜团子,笑了笑说。
通运卫距离第一师,最少有七里路。他大老远走过来,就是为了给他哥送一颗菜团子。因为他担心,前队把野菜都挖走了,后队没有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