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银子市偶遇!
清晨。
在生物钟的影响下,孙云佐依旧准时的在五点半醒了。
花5分钟简单洗漱一番,走下楼来,就见田婶也仿佛点卯般走出了房间。
“早上好,孙先生——”
“田婶,玥婷昨晚住下了,就在那间客房。”孙云佐指了指楼道东侧的一间房门,示意田婶说话声音小点。
田婶会意,小声问道:“那今天的早餐晚些吃?”
“嗯。”孙云佐想要说个时间,却发现自己也不知道李玥婷平常习惯什么时候起床,于是干脆道,“算了,还是照之前的时间吧。到时她要是没醒,你就敲门叫醒她。”
“好的。”田婶点点头,“昨天我准备了些肉馅,今天早上做蒸包……”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她已经基本习惯了孙云佐的作息规律。
每天准时5点35下楼,晨跑锻炼一个小时后回来洗澡,尔后7点吃早餐,再之后就是窝在二楼工作室内,不是釉料不够,或是有什么事情,基本都不下楼。
除了早餐晨起雷打不动,准时的像是掐着表外,其余午餐、晚餐都不定时,需要她提醒多次。
有时工作太入神,更是餐食端到身边,也会经常不记得吃。
所以早上这一顿,她都尽可能的做的丰盛些。
“再蒸几个红糖馒头吧,玥婷她——”孙云佐顿了顿,继续道,“她早上不喜欢吃太腻的,喜欢吃甜食。煮的粥也换成红糖小米粥……”
“好。”田婶听着吩咐,先一步打开小楼的大门。
“……早餐就这样吧。”
孙云佐吩咐完,走出小楼来到外间的花岗岩场地,伸展着胳膊深呼吸——
“唏~~~~”
清晨的户外,又在这山坳密林里,空气清冷中带着丰裕的木香草香花香,让他头脑一清,心情也更加舒畅。
“又是美好的一天!”
在做正念似的轻声自语一句后,他开始顺着S型的道路往山下慢跑。
而后在山脚,也是山坳入口的岗亭那,跟昨晚夜班的两名保安打个招呼,便经过公园大门,沿着孝妇河西侧的公路人行道,向着西冶街那边的方向跑去。
按他平常习惯,从公园这边跑到火车站那边的铁路桥下,再穿过孝妇河,从东侧的公路,跑过青龙山,跑过紫竹观,跑过百货大楼……一直跑到中心路这边再转回到工作室……
整个一圈下来,大约5公里多些,算上他回到工作室再做些拉伸的时间,差不多正好一个小时。
但今天,他跑到西冶街南首的位置后,便右转向百货大楼跑去,尔后顺着百货大楼转了一圈,来到博山一条叫‘银子市’的老街。
要说这街名的来源,还得从博山的银钱业说起。
博山从清末开始,就因为煤炭、陶瓷、琉璃这三大行业的发展而工商业发达,做生意的人多了,自然就需要大量方便交易的钞票,所以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博山的银钱业就开始鼎盛起来。
最多时,像益盛公、恒顺成、同聚祥、裕诚恒、复诚信、前三竹、半银号、元银号等等银号钱庄,在博山足足有六十多个。
它们盖起的店铺连成街道,因此这街的名字也就顺理成章的叫成‘银子市’……
不过那都是古早年间的老黄历了。
现在这条老街的两侧店铺,虽然还有几个银楼(制做金银饰物的商店),可大多都已经改成卖翡翠玉器、古玩字画的了。
而早上趁两侧店铺还不开门,更是有许多售卖花鸟鱼虫的在这扎堆赶早,因此当孙云佐来到银子市后,就见沿街地摊上摆着各种花盆、鱼缸……
穿梭闲逛的虽都是穿着背心大裤衩的大爷,但也很有一些是提着鸟笼,搬着花盆离开的,可见这花鸟早市的生意还不错。
当然。
除了这些做花鸟鱼虫生意的,早市上还有些是卖旧书旧画,乃至各种石头器材。
那些卖篆刻石材的,便是他此行的目的了。
因为他想送小初香奈一件回礼,又恰逢两次抽奖,他先后抽到了篆刻刀和古文篆字的技能……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而且他记得后世在网络上看过不少营销号文章,说日本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印章,如果会篆刻技艺,到日本将是又受尊敬又多金的职业等等。
那些营销号平日里虽然胡说八道的时候居多,但上次签订协议时,他确实见到小初香奈的签字处,用的是姓名印章。
所以送一方他亲手篆刻的印章,既显心意,又兼具实用、赏玩雅趣,还不落俗套,便成了他想要回礼的最佳选择。
很快。
孙云佐就在老街一处拐角的位置,看到了一个借着后边商铺高起的台阶,铺了一大块红布的地摊。
那红布上数十种大大小小,青红黄绿各色纷异的印材整齐码着,正是一售卖印材的地摊。
“老板,这印材怎么卖?”孙云佐走到摊前。
摊主是个看上去二十来岁的年轻男子。
他眼睛打量着孙云佐,见是个比自己还年轻的毛头小子,刚从马扎上抬起一半的屁股顿时又坐回去了,有精无彩地回答道,“那要看你要什么材料的了。”
“初学拿来练手的用什么材料好?”孙云佐扫视着红布上的各种印材,发现多是石料。但他之前对篆刻的事基本上没什么了解,因此篆刻用什么石料,什么是好石料,什么石料适合练手,都还很迷茫。
毕竟他抽到的只是工具和文字知识,又不是直接抽到了篆刻技能。他现在的状况,说白了就是一个篆刻门外汉。
“初学练手的嘛……”摊主见他像是真的要买的样子,本来冷淡的脸上多了些笑模样。
“对篆刻初学者,我的建议是买点稍微好些的石头,因为太普通的石头质地刀感都不好,不易于初学者上手……”
摊主指着一片以白色为主,夹杂着几块黄色、红色的石料区域说道,“比如这种寿山石,它的特点就是质地温润,透明度很高,而且石质细腻软硬适中,很容易受刀,算是初学者最容易上手的石料了……就是价格有点贵,按大小重量不等,价格也从一两块钱到几十块钱不等……”
说着,他眼睛盯着孙云佐脸上的表情,眼神中充斥的,是不符他这个年龄的精明。
“价格不是问题。”孙云佐莞尔一笑,从裤兜里掏出来一张百元大钞,“只要——”
“云佐?”
身后突然响起的声音,让孙云佐嘴里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他诧异回头。
就见一打扮跟其余老头大爷差不多,手里还抱着一盆兰花的周作寻,正同样惊讶的看着他。
“周师傅。”孙云佐连忙转身问好。
因为周作寻不仅是他们美琉厂研究所的副所长、琉璃雕刻组组长,而且还同张广福一样,是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
换言之,这就是一次能给他刷一千点声望值的‘大佬’,当然要恭敬一些了。
“还真的是你啊。”周作寻将手里的兰花放下,笑眯眯地说道,“刚才我老远看着就像你,没想到还真是,年轻人愿意早起,还愿意来逛花鸟早市的可不多。”
“我也是想要练练篆刻,所以就来这边逛逛。”孙云佐笑着回了一句,转头对摊主说道,“行了,就选这寿山石了,几块钱一件的给我多拿上几块……”
原本他还想仔细挑选一下,顺便多了解些印材石料方面的知识,但现在碰上了周作寻,再跟摊主白话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反正他也听过‘寿山石’这个名头,后世好像还有四大国石的名头,那卖几块钱的价格倒也不算贵。
“寿山石?”
周作寻扫了一眼红布上的石料,尔后似笑非笑地看着摊主,“小新,你现在又卖起寿山石了?”
小新?
孙云佐惊讶地看着两人,“周师傅,你们认识?”
“老熟人了。”周作寻依旧似笑非笑地看着摊主,“问你话呢,小新,你这摊里有寿山石吗?你告诉我哪块,我不带还价的全都买了。”
“周师傅,你的意思是说他是骗子?”孙云佐反应过来了。
感情这摊主跟自己说了半天寿山石的好,卖的却是假货啊。
那摊主本来还低着头,似乎想混过去的,但现在周作寻都说到这份上了,自是知道混不过去,只能悻悻站起身来,“周叔,我的周大爷,您自己懂行就行了,不能坏我买卖呀。而且我这也不算骗人,老挝石的石质就是跟寿山石差不多,让他一个新手用来练习足够了——”
“那你别卖寿山石的价!”周作寻直接开口打断,“你老说你爸不支持你做生意,可你也得正经做生意啊。以次充好,挂着羊头卖狗肉……别说老张了,就是我这个外人,也不能支持你这么干。”
老张?
孙云佐心中一动,忙问道:“周师傅,他不会是我师傅家的……”
“嗯,他叫张延新,是你师傅张广福家的二小子。”周作寻点点头,声音微不可察地叹息道,“可惜了老张的内画手艺,在自己家里算是后继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