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家务
小武走后,别墅里气氛有些低沉。
其实不仅佳敏不开心,整个别墅的上下人等,都有些不习惯!
只能说,小武天生有种当“领袖”的魅力,大家已经都习惯了听他的指挥,什么事情都想依靠着他。
所以,“新管家”小文的上位,有些麻烦。尽管他是小武指定的人,可小文毕竟年纪小些,人又温和了些,缺少小武的处事的魄力和当领导的魅力。
当小文一脸委屈地来找佳敏回事的时候,佳敏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时,她忽然觉得,小武走的正是时候,否则这别墅内外的下人们,就真不明白谁才是正经的主子了!
这天,一乘竹轿把佳敏抬到前院。别墅里所有的奴才,并外面田地庄上的两个管事,都聚到了院子里,听候佳敏分派事情。
赵九派来的保镖,齐刷刷地护在了佳敏的身后。
众人看到这架势,脑袋里一下子就清明了——眼前这位,才是真正的小主子!原来那位“小武少爷”,其实也同样是个替人家出力的“奴才”而已……
佳敏先是叫小文唤了别墅里的下人,一拨拨上前来回话,给他们安排各项事务,并叫小文在一边用笔记下。有用到支出的地方,佳敏也不必查看帐本,随口便能将去年如何、今年如何说得一清二楚,所派事项也都指派得条理分明。每派完一项差事,佳敏便叫那领差事的人再回一遍,听那人复述明白了才放那人下去。
别墅里的人吩咐完了,又唤了外面的几个管事过来,听他们回外面的事情。几个管事所回的事项,有让她点头的,也有让她否了的。佳敏又对田地里的事情做了一些指点。那管事们一边战战兢兢地听着,一边暗想——这时才明白,这位官家小姐可是个精明厉害的,内外事物都甚精通……于是再不敢存半点瞒混之心。
佳敏看目的已经达到,又对众人说了几句勉慰的话儿,便放众人都去了。
佳敏回到房中,暗想:“女人果然容易放纵自己,让自己一味地软弱下去……尤其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太好的时候,很容易就让这个女人对那个男人有了依赖之心。”她又自嘲:那小武虽然做事可靠,可自己却还没有琢磨透他的真心,怎么就对人家依赖成这个样子?!看他离开了,连日子都不想好好过了?
深刻反省之后,佳敏把那些说出不口的心事,彻底抛开。每日里更加勤奋地练习走路。练习中少不了磕磕绊绊,身上常常青红一片,皮也有破的地方。桃花又不能劝,只有暗暗心疼。
小文知道了,去保泰那要了些药酒来,据说是赵九爷亲自特别调制的,治跌打特别管用。
佳敏许久没看到保泰了,问小文,最近保泰如何了?
小文说,保泰因为家里不放他跟着小武出海,大哭了一场……后来又觉得哭得丢人,最近躲在屋子里不肯出来见人呢。
佳敏想像得出保泰的糗样儿,哈哈大笑了一回。笑过之后,觉得心情舒朗,几日的阴云都一扫而空。
桃花便偷偷跟小文说:“还是你有办法,让姑娘高兴了……”
小文说:“你不懂,姑娘聪明着呢,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儿,自己难过一会儿,过会儿就想通了。”
这日,佳敏又支开了桃花,自己一个人在园子里练习“走路”——忽然看到桃花又跑了回来,她回报:“上官府老宅那边,老太太派了人来接姑娘,说明日大老爷家的大姑娘回娘家探亲,老太太请姑娘过去一起热闹一天……”
佳敏听了,便随了桃花回房,收拾好东西,又换了衣裳,跟着上官府派来接她的人回城了。
来到上官府老太太院中,杨氏和几个媳妇都在老太太跟前承欢,看到佳敏来了,大家都热情跟她招呼,又问她最近身体恢复得如何?
佳敏说:“那温泉水果然是有效的,筋脉都舒展开了,已经能架着拐走几步了。”
大太太梁氏说:“真是老天护佑,敏姐儿真是个有福的,眼看着这就慢慢好了……”旁边众人也都说“是啊是啊,敏姐果然是吉人自有天相。”
大家都在一起凑着趣儿,说着吉祥话儿,老太太那边却似乎有些不高兴,她沉着脸说:“你那父母糊涂,怎好把你一个女孩子丢到山上自己住着?你母亲早应该留下来陪你才是!”
佳敏听这话真是莫名其妙!她已经在山上住了一冬,以前也没听老太太这么抱怨过,今儿这是怎么了?她猜想着,莫非父母最近做了什么让老太太不高兴的事儿?甚至怀疑,莫非因为张姨娘死了,宋姨娘打发了出去,没再给父亲纳两房妾?
一直到了晚饭之后,佳敏才明白事情的缘由……
晚饭后,梁氏等人都走了,只有佳敏还陪老太太歇着。老太太忽然愤愤地说:“原以为你母亲对蓉儿不错,哪知道到底是后母!蓉儿好不容易得了免选的资格,我们本想给她挑一户称心如意的人家,谁承想,你母亲竟然想把她许给自己娘家的侄子!”
佳敏一楞,这件事情,父母在信中可没有告诉过自己……也是,姐姐的亲事,父母怎么会找自己这个小孩子商量?至于“母亲的娘家侄子”,又是哪位呢?刘老太爷有十二个嫡亲的孙子,也就是是说,自己的母亲有十二位侄子。可是京城里面,未婚的只有保康和保泰,保泰年纪小些,莫是保康?
佳敏正的思忖,又听那上官老太太说:“她的娘家是什么人家?商贾之家!我们上官府虽不显赫,到底也是世家贵族,怎么能把女儿嫁到商贾之家去?难道要我们好好的千金小姐,去做铺子里的掌柜娘子?放着主子不当,竟然去做奴才!”
佳敏听老太太这话大过偏激——但是她既不清楚内情,又怜老太太一大把年纪,没的和老人家辩理的道理——所以她仍旧没有吭声,只可怜巴巴地听着。此时她才真正体会,母亲当时被老太太训斥,又不敢辩驳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