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五 天下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永徽长歌》最新章节!

政事堂,是让长孙无忌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在大唐初期的制度中,三省的尚书,尤其是有中书门下三品头衔的三司,才有可能进入政事堂,而进入了政事堂,就相当于辅政大臣,可以帮助皇上决定国家政事。当然,这些,也都是相对而言的。

而长孙无忌在位时,可以说政事堂就是他办公的地方,当时的他与李世绩三人就在政事堂处理政事,而那时的李治,却还仅仅是一个放手的皇帝。所有的政事,基本上都会拿到政事堂来处理。

而如今在此来到这里,长孙无忌迟暮之年,更是感慨万分。

“舅父,可还记得当初在这里你说过的话吗?”

李治微笑着,让张行成等一行人落座,这次来的人不多,都是从李治登基初始,就开始辅佐李治的老臣,如张行成、高季辅等等。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感慨道:“人老了,早就忘了,请恕老臣失礼。”

张行成笑道:“长孙大人乃是老当益壮,刚刚在朝堂之上,颇有廉颇之风啊。”

长孙无忌皮笑肉不笑的回应了一声,却似在想什么一般,竟然不在说话。

李治微笑着看着长孙无忌,知道他心里是在回忆当初与李治见面的场景,不过这对于长孙无忌来说,确实是难了些,因为两个人在一生之中,有太多的交集,不像在李治的记忆中,第一次与他交锋,却是在这里。

当初李治曲意逢迎,完全照办长孙无忌的意见,从而奠定了李治当初登基之前的功绩,平定了人心,这不能不说,是李治承了长孙无忌的情,所以尽管后来李治有拿长孙无忌开刀的必要,但还是放过了长孙无忌。

当然,做皇帝的,说讲情义,那是笑话,也许当初是因为长孙一族势大,也许是因为长孙无忌的威望太大,也许是别的原因,但总之,如今的他,还能好好的坐在这里,享受着三朝元老的待遇,不能不说,是上天的垂怜。

如果当初,不得不牺牲他,李治也是绝对不会犹豫的,只是如今却是更加的心安罢了。

“舅父当初曾经说过,内平甲胄,外安四邻,如今时光荏苒而过,甲胄以平,四邻却仍然不安啊。”

李治感叹道。

高季辅长身而起道:“皇上此言差矣,如今四邻安定,何来不安只有,北方吴王殿下所向披靡,胜利指日可待,而西方西域众国不成气候,东南方我大唐乃是翘楚,自然不惧,如今大唐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意,称为永徽盛世,想必那些史学家,亦无话可说。”

高季辅语气平和,话语之间,毫不带半丝谄媚之气,如同说的,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真理一样。

李治却周起了眉头,似乎心中有无限的愁绪。

“皇上可是担心吴王吗?‘

程知节问道。

李治哑然失笑,摇了摇头,否认说道:“当然不是,朕对吴王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想必不日他即可还朝了。朕只是担心,东西两方罢了。”

对于东瀛之战,最了解的,当然是武将李世绩了,所以李世绩率先说道:“皇上,东瀛之战,毫无悬念,何忧之有啊?”

李治慎重的对李世绩说:“兵者,不可骄也,朕自然有朕的理由,东瀛绝对是大唐如今最棘手的敌人,当然,与十年之前的吐蕃相比,也许就不足为虑了,但是朕还是担忧,况且如今西域这一方也不将大唐放在眼中,竟然要把持丝绸之路,哼。”

说到这里,李治的心中,猛然升起了一股无名的怒火,西域是什么东西,竟然敢和大唐叫板,若没有大唐开辟的丝绸之路,怎么可能有西域三十六国。

“西域应以分化为主。”长孙无忌突兀道。

李治缓缓的坐下,平息了一下心中的怒气,但仍有些气愤难平的说:“这是自然,只是也不能太过纵容了,就像这次,竟然把手伸到长安来了,真以为朕如今忙着打仗,不能将他们怎么办吗?”

李治的语气冰冷至极,让所有人都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尤其是李世绩,这里只有他最了解如今大唐的兵力分布,从如今大唐在西部兰州的陈兵数量来看,如果有必要,大唐能随时出兵西域。

只是因为距离太过遥远的原因,大唐还没有动作罢了,况且若是西域三十六过覆灭,大唐就要亲自维持丝绸之路,这对如今的大唐来说,也是个天大的麻烦。

攘外必先安内,如今大唐的经济发展正出于跳跃期,这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刻,大唐自然不能有太大的动作。当然,小范围的战争,将经济过热所引起的通货效应消除,却是不错的方法。

“好了,不说这些烦心的事情了,朕请几位到此地,主要就是要商量一下大唐这五年来的发展计划。”

说完,李治拍了拍手掌,对门外候着的孙大海说道:“去将高茫叫来。”

“皇上,这里怎么可能是他能进来的呢,这与礼法不符。”

高季辅忙道。

李治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着急,才缓缓说道:“朕叫他来,他自然有来的资格,高老,朕知道你一直希望他能从政,只是如今已经是什么年代了,商人者鄙这样的观念,也早该抛弃了吧。”

长孙无忌点点头,应道:“皇上此言极是,如今天下皆商,百姓因商而安居,商家,确实功不可没,而高茫就更是厉害了,老夫这么多年,对他的名字,可是耳熟能详啊,我敢说啊,知道高茫的百姓,远远要多与季辅你啊。”

高季辅闻言不在说话,只是脸色依然不怎么好看,如今是在几位老朋友面前,他的面子可是掉了不少,这个不争气的小子,高家什么时候沾过商字。

过了半盏茶的时间,高茫到了。

显然,高茫事先已经得到了皇上的通知,也知道了这次来的目的,所以进来之后,先是行跪拜之礼,然后转身,却不了高季辅大袖一挡,冷声说道:“皇上在侧,我可不敢受礼。”

高茫苦笑了一声,他当然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不过他这次来,可不是为了吵架的。

“高茫,坐在这里的,想必你也都认识,来吧,将你准备好的说说吧。”

高茫自然知道,如今坐在这里的,都是大唐的顶梁柱,这些人每一句话,都能决定大唐命运的走向。

“各位大人,高茫这次来的目的,是向皇上汇报天下商行这五年来的成果。”

说完,高茫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各种报表,呈了上来,这些报表都是早已经准备好的,而且都是用很直白的语言写了出来,目的就是让这些人能一目了然。

天下商行,这可是大唐的第一商行,几乎所有大唐的百姓都知道,天下商行的背后,是皇上在撑腰的。这也是当初高茫能够顺利的撑起商行的重要原因。而如今天下商行而是把持了大唐很多重要的经济,成了大唐的经济支柱,所以天下商行的发展状况,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如今大唐的经济发展。

而对于经济,除了李世绩以外的人,都是熟悉的,而且是擅长的,毕竟所谓经世济民,这就是大唐经济的理念,而为官者,要的就是经世济民。这些至少为大唐鞠躬尽瘁半生的臣子们,最熟悉的,怕就是这些了。

这些年来,大唐的经济 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而新的经济理念,更是让这些老臣都煞费苦心的理解,若非如此,恐怕连这些报表都看不懂了。

“皇上,这天下商行这五年来的发展,以老臣看来,似乎有些危险。”

张行成忧心忡忡的说。

当然,这并非是因为天下商行出现了经济危机,反而是因为它发展了的太好了,这五年来,天下商行的营业额,足足跳了三番,这样的发展速度,反而让张行成忧心了。

“恩,张大人说的没错啊,以我看,这是个不小的问题。”

刚刚还想向皇上进言的高季辅,反而不说话了,只是定睛看着这些报表,时不时的眼神中流露出骇然的神色。

因为从天下商行的报表来看,大唐每年的税收,反而不是很大的数目了。

当然,这是因为天下商行所经营的范围甚广所导致的,毕竟一个成功的税收,占到财政收入的百分比是不应该太多的,永徽朝以来,大唐的税收,虽然减少的不多,但是百姓的收入却持续增多,而以往十五税十的历史,是无法再现了。

“高大人,你看呢?”

李治面上露出玩味的笑容,看着高季辅脸上的惊骇,瞥了高茫一眼,微微一怔,这小子,竟然也在那里偷笑,让自己的爷爷震惊,很有成就感吧。

高季辅恩了一声,一时之间,反而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了,茫然的 失落感,几乎淹没了他。一时之间,曾经对高茫的责备,竟然变成了赤裸裸的讽刺,让他无地自容。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二八五 天下

82.32%

目录

加入书架
上一章 下一章

二八五 天下

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