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二零一、遇刺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永徽长歌》最新章节!

“来人,护驾。”

大帐内本来靡靡的灯光下,一直弩箭奇速的飞向大帐中毫无防备的李治,杨雁刚好在李治的身后,看的清楚,情急之下,猛的推了李治一下,李治被仰天推到在地,却也躲过了飞来的暗箭。

谁也想不到,皇上的主帐,那可是被数万军兵层层围住的,就是这样,竟然能有刺客摸到这里。

李治躺在地上,也顾不得形象了,滚了几圈,将身子躲在桌椅后面,从缝隙中,能看出来一个身穿侍卫的衣服的人,想冲过来,却被杨雁赤手空拳挡在外面,无法在近身。

“奸细。”

李治的脑中顿时涌出这样一个词汇,眼眶被椅子磕了一下,大脑发蒙,但仍然恨的咬牙切齿。

我当一个皇帝我容易吗我,天天管着大唐五千万人口的衣食住行,竟然还有吃里爬外的主!

说起来哪一朝哪一代,没有奸细呢,名利财色,这些人类永远也摆脱不了的东西,总有人为了这些,而背叛了亲人,国家,甚至是他自己的良心。

大帐外的御前侍卫足有上百人,听得帐内杨雁的叫声,蹭蹭都窜了进来。将与杨雁争斗的黑衣人围在中间。有几个看见皇上在后面,向着李治跑了过来。

李治晃晃悠悠的从地上爬了起来,身上虽然狼狈,好在刚刚闪躲的及时,没有受什么伤。

“大胆——”

李治刚开口说了两个字,过来保护他的侍卫中,突然有一个伸出手臂,袖筒里露出黑漆漆的弓弩,弩箭上闪着黑油油的光。

“好高明的计策。”李治不知怎地,脑海子就浮现出这样一个词汇,却躲不开了,只能扭动着身子,希望能避开要害。

这刺客太过隐蔽了,看一旁的几个人,对他毫无防备,显然,他本来就是御前侍卫,就是李治相信的那些人,竟然背叛了大唐,背叛了皇上。

这手伸的很隐蔽,当弩箭的声音传出的时候,那几个保护李治的侍卫,才回过神来,却也来不及,实在是离得太近了。

“不——”

剑走游龙的杨雁,余光扫到这幕,惊叫了一声,飞身想要相救,却更是远水不救近火。

完了,完了,堂堂大唐皇帝,没有死在战场上,也没有死在朝堂上,竟然在亲征的路上被刺客杀死,这面子,可丢大了。

不知怎么的,生死关头,李治却突然想起以前总是想不起的事情来。譬如说他的前世。

难道是自己的命格里,容不得九五之尊这样的富贵?还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让上天夺走了曾经给予自己的这次机会。

对于这皇位,李治看的很重。在刚开始的时候,他还觉得,当不当皇上,并没有什么关系,毕竟他是受过高等教育,有正宗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信奉者,可如今呢,当了十年多的皇帝,他心中的想法也逐渐改变了,他开始舍不得这种权力,舍不得那种将天地握在手中的感觉了。

也许是老天看自己太过窝囊了吧,十年了,竟然只将东北的一块拿下,却在没有任何建树了。做事情畏首畏尾,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很久才能决定。

李治知道自己并无多少建树,可是他没有办法啊,大唐朝离他穿越的现代,整整一千两百多年的差距,国家的手里没有飞机大炮,他出去打仗,终究还是没有把握。在古代,如果不掌握了绝对的力量,大唐的人口就是再多,也比不上全世界的人吧。

“噗——”

弩箭射中衣衫的声音,在李治的耳中,是那样的清晰,他狠狠的看着那个满脸坚毅的刺客,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

刺客用的弩箭,应该并是很先进的,虽然看起来很小,但箭矢的力量,着实不小,在加上这距离实在太近,几乎是贴着李治射出的,刚刚与杨雁太过亲密,李治身上,根本就没有能够抵挡的东西,毕竟在大帐内,不会总身穿盔甲,挂着护心镜。

就在李治被射中的刹那,杨雁竟然跃了过来,扑到了李治,让刺客随后的一剑落空。

这一夜,整个军营都乱成一团,皇帝的营帐,被层层的士兵围得死死的,每个兵都刀剑出鞘,紧张的防备着可能到来的攻击。

天子遇刺!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军营,也不知是有人走漏消息,还是奸细故意散布的。而大多数士兵,都被这个消息震惊了,确实,如今皇帝的营帐的防御,让所有人都清楚,这个消息,很有可能是真的,就是不清楚,如今皇上情况到底如何。

纵然杨雁是武学宗师,就算帐外有数万军兵,就算御前侍卫个个都是好手,个个都能为李治去死,又怎么样。

“给我都滚出去。”

杨雁手执长剑,就立在帐外,剑尖所指,却是数百的御前侍卫。

“公主,让我们去保护皇上吧,这些 人都跟了我很多年了,应该没有问题的。”

薛凌无可奈何,杨雁的武功太高,他根本就不是对手,一群人一拥而上吧,若是皇上醒了,知道他对杨雁动手,还不被生吞活剥了。

杨雁满脸的寒霜,手中的长剑颤抖不已,似乎在极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都守在外面,不准进,刚刚那个,还不是跟了你几十年,薛凌,你有种,竟然养了这么一个畜生。”

杨雁怒火滔天,就算她的剑在快,也没有能挡住射向李治的弩箭,而当她想拿那两个刺客出气的时候,两个刺客竟然不约而同的咬开了嘴中的毒药,双双死去。杨雁兀自不肯罢休,直把两个人的尸首都战烂了,才算罢休。

弩箭有毒,这是铁定的事实了,而且,射中的位置,在李治的左胸,看起来,就算没中心脏,也差不了几分。

随军的太医医术最为精湛的刘宪,正在大帐内,紧张的为李治急救。

薛凌无法,一挥手,几百人散开包围在大帐内,自己往前走了两步,看杨雁没有阻挡,松了口气,快步进了大帐。

两个刺客的尸体,还兀自摆在帐边,薛凌这个时候,却没有心情去调查行刺事件,龙床边上站了一圈的太医,个个手足无措,最里面,正是刘宪,眉头紧锁,双手迟迟未动。

“怎么样,什么毒?”

杨雁焦急的问。

刘宪不敢怠慢,这个煞神,他可惹不起,直言道:“毒是吐蕃特有的毒龙草,我大唐解这毒,却是不难,可关键是这弩箭离心脉太近了,而现在必须将弩箭拔出,否则恐怕皇上挨不了两个时辰,但拔出弩箭的时候,臣怕皇上熬不过去。”

杨雁常年在江湖上行走,大大小小的伤,也都受过,如今却是心乱如麻。

躺在床上的李治脸色惨败,双目紧闭,呼吸急促,胸口上血淋淋的一大片,被剑射中的地方,伤口皮肉倒卷,呈现出青黑色,当真是触目惊心。

这弩箭力道很大,可惜李治的运气不好,穿过了肋骨,否则若是打到肋骨,虽然肋骨可能会断,却不会有如今的性命之忧了。

“那还犹豫什么,不拔早晚是死,拔。”

杨雁一咬牙,冷哼道。

刘宪看了薛凌一眼,犹豫不决。

大唐的朝廷,可以说完全是李治一个人说了算。没有皇太后的干预,所有的大臣,也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权力,而如今这儿附近,也没有哪个可以说得上话的皇亲国戚,可以说,这里最能说话的,就是薛凌了。

薛凌也是一脸的愁容,这受伤的若是他,他怕是一丝都不会犹豫,可这皇上——

“你能不能让皇上醒过来?”薛凌犹豫道。

刘宪点了点头,拿出药箱里的一个针包,里面摆满了银针。

“幸亏臣曾经与孙思邈学过些针灸之道,若非如此,只是如此大的伤口,血根本就止不住,不过皇上若是醒了,会非常痛苦。”

刘宪虽然这么说,受伤却不曾停留,将银针插满了李治的全身。

随着最后一针,李治的喉咙抽动了一下,醒了过来。

我还没有死!

李治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虽然全身如同被撕碎了一般疼痛,但他知道,自己如今还活着。

可如今是活着,比死了还难受。

说实话,李治是不怕死的,因为他已经死过一次了,虽然不曾大彻大悟,但知道这世间,有时候死就是生。而如今他身上的痛楚,却让他生出了不如死过去的想法。

虽然这么想,但李治还是弄清楚了如今的情况,看来,自己在鬼门关的门槛上,能不能忍的过去,就看他自己了。

他虽然清醒过来,但头脑还是眩晕不已,李治知道自己随时可能疼昏过去,吃力的道:“拔吧,朕能挺过去,大唐也能挺过去。”

顿了一顿,又道:“等等,去召所有的大臣前来。”

薛凌心下一沉,皇上这是要交代后事啊。

曾经将太宗送走的薛凌没有想到,没过几年,竟然又重复了这样的情景。

杨雁这个时候,只是狠狠的咬着自己的嘴唇,却不说话。她知道,这个时候,她不用说话,因为与大唐的江山社稷相比,她与李治之间的感情,轻了许多。

所有的大臣早已经在外面等着了,这里有不少都是老臣,对于如今发生的事情,也有心理准备,每个人脸上,都甚是凄然。

诚然,在大多数臣子的眼中,如今的皇上,似乎远远比不上太宗皇帝,霸道、无情,做事情章法太多,没有转圜的余地。但不得不承认,这皇上的所作所为,的确让大唐比贞观时期,发展了许多。而如今,这样一个年轻有为的皇帝,却要登天了吗?

“你们都听着,生死有命,朕虽然贵为天子,但也逃脱不了一死,长生之事,只是妄谈。若是上天不给朕机会,朕大行之后,希望尔等能如从前一样,辅佐我大唐新主。”

“朕有两子,但他们年纪尚小,当不得皇帝之位——”

说到这,李治猛地咳嗽了一阵。

“皇上定然能熬过这关,皇子虽幼,我等定将其辅佐成不弱于皇上的英明君主。”

薛凌当先跪下,高声道。

李治无法抬头,但脸上还是露出了一丝笑容,声音放低了,道:“薛凌,你自贞观七年,就为朝廷做事,更是护佑了大唐两代君主,如今,朕还怎么能忍心,在让你去保护一个幼儿。”

胸中滔天翻滚,李治强忍着头中的眩晕,知道时间不多,又道:“你们听着,若朕不幸,大行之后,以吴王恪,为我大唐第四代帝王,长孙无忌,高季辅,张行成,李世绩,李道宗,此五人,定要尽力辅佐吴王,成就我大唐不世霸业,行成,全都靠你了。”

众人皆默不做声,李治花了多少年,才终于扳倒了长孙无忌,如今却在这个时候,提起长孙无忌,看来,就连皇上自己,都没有什么信心。

“拔吧,希望朕能挺得过去。”

李治用足了力气,最后说了一句,脸上却露出了淡然的笑容,似乎身上的痛苦,在这一瞬间,都没有了一般。

这是怎样的笑容,谈笑生死,不是。漠视生命,也不是。

谁都说不上皇上如今脸上到底是什么笑,只感觉这笑容是那样的温暖,似乎带着看破一切的从容。

杨雁默默的将毛巾塞到李治的口中,自己坐在床前,将李治的头抬到自己的腿上,让他的胸口,凹了下去。

“放心,我不会让你死的,你若是死了,我就去将你的子女全部杀掉。”

杨雁一脸的决绝,说着骇人听闻的话。

帐内众人谁也做不得声,帐外狂风怒号,黑云如墨。这注定是一个让李治永远无法忘记的夜晚。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第六卷、二零一、遇刺

59.76%

目录

加入书架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卷、二零一、遇刺

5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