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按大安律法,徒三年
苏酿看着小妙妙走进课室的小身影,心里却难免有些担忧。
她最开始重生回来的时候,妙妙性格就比较弱势,被村里那些孩子欺负了,回家也不敢说。
她不知道那时候孩子是因为潜意识的知道,没人给她撑腰,还是性格就是这样绵软的。
苏酿给夫子行了一礼,“我们家妙妙有劳夫子教导了。”
洛夫子目光落在她的身上,“顾夫人不必客气,教导这些孩子是我份内的事情。”
“听闻顾夫人曾去边关以一手精妙医术救下无数边关将士和百姓,洛某心中十分感佩。”
苏酿笑着回应洛夫子道:“洛夫子这样学富五车、通透练达的女子亦让人敬佩。”
她们两个商业互吹的时候,一旁的唐老夫人听着却是有些疑惑的问徐老夫人道:“你家孙女儿还会岐黄之术?还去过边关?”
徐老夫人笑道:“你这段时间病着,不知道。我这孙女儿不比个儿郎差。
这次皇上论功行赏,我孙女儿靠着一手精妙医术,也是去金銮殿上领了赏的。”
唐老夫人顿时有些激动,“那敢情好了,我自从上次染了风寒之后,这咳疾就一直断不了根儿。
酿酿,你今日被我抓着了,可就别想跑了。
你可得给我瞧了毛病,才能再出我这唐公府的大门。”
苏酿自然笑着答应了下来。
唐老夫人的毛病是肺气弱。
这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就是虽不能一时半刻要了人的命,但却能把人的身体彻底拖垮。
苏酿给开了药方,把药方交给唐老夫人的时候,说道:“唐老夫人,这肺气弱的毛病,最是磨人,只能好好养着。
我这药,你每日喝三顿,每天早晚再炖些润肺的燕窝配合着。
大约一个月您咳嗽的情况能缓解,至少得半年,才能把肺重新养起来。”
若是在乡下给普通人开药,像燕窝这样的名贵补品,苏酿是不会让加的,因为这些东西,不是普通人家能够承受得起的。
但在京城给这些老夫人开药,她便没有这个顾虑。
“咳咳……”
唐老夫人一开口,风灌进嘴巴里,以至于她还没说话,就先咳嗽了两声。
老夫人咳完之后,才说道:“酿酿,你这能给我一个时间,我就放心了。
我现在啊,是怕了看那些大夫了,每次一诊脉,都说不是什么大毛病,可大碗小碗的药喝下去,就是没一点作用。
喝了那么多药,问他们什么时候能好,愣是没一个敢给个准话的。”
苏酿和徐老夫人跟唐老夫人告辞的时候,岳依萱也跟着一起告辞。
但是等到了府门口,岳依萱就明显有些急迫的跟徐老夫人和苏酿拜别了,“徐奶奶,酿酿姐,我还想去买些糕点再回府去,就不跟你们同行了。”
“诶……”
徐老夫人招手还想嘱咐岳依萱注意安全,早些回去,岳依萱已经提着裙摆上了马车,让车夫赶车走了。
徐老夫人治好把没说完的话都咽了回去,“这孩子,平时挺稳重的啊,今日怎么这般冒失。”
苏酿微微笑了一下,岳依萱今日怕不是冒失,而是急着找人去了。
刚才在唐公府的时候她就已经发现岳依萱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停的朝门外瞧。
估计是还惦记着去找郑源。
岳依萱掀起车帘看着外面的书肆,等桃枝从里面出来后,迫不及待的问道:“怎么样?找到人了吗?”
桃枝摇了摇头。
岳依萱有些着急的皱眉,“这整个京城的书肆都找遍了,还是没找见,莫非他已经回去了?”
岳依萱想了想,“桃枝,走,我们再去酿酿姐那儿一趟。”
桃枝这时候指着前面的一家书肆说道:“小姐,前面那儿不是还有一家书肆吗?”
桃枝的话音刚落,忽见一个少年郎被人从书肆里推了出来,“呸呸呸,什么玩意儿,真把自己当个东西了?”
“我告诉你,像你这样的学子,咱京城地界上掉一块牌匾下来,都能砸死八个!
抄书挣钱还挑挑拣拣,我这抄书的活儿你不干有的是有干,呸!”
书肆中,两个伙计把郑源推出来之后,书肆老板站在门口骂得格外大声。
南城地界本就热闹,书肆老板这一嚷嚷,立即就有不少人聚过来看热闹。
其中难免有人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始批判读书人清高,嘲讽百无一用是书生。
郑源站在人群的正中央,面上没有丝毫的窘迫,仍旧是一副清冷正气的模样。
他单手负在身后,不卑不亢的看着书肆老板,“模仿书圣墨宝,以充真品售卖,谋取利益,按大安律法,徒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