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人手不够
晚上。
苏酿在灯下核账,盘完了账之后,她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一边有些惆怅的皱起了小眉头。
顾焱在她身边坐下来,“怎么了?酿酿可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苏酿点点头,苦恼的说道:“相公,今日皇上赐下御匾,再加上之前我在军中治疗瘟疫的事情在百姓中间传了开来,以至于回春堂开业第一天便打开了名声。”
“可我之前准备不足,别说请有经验的大夫了,便是药童都只请了川柏和云苓两个。
这如何忙得过来?”
苏酿十分苦恼。
药童不好找,大夫更不好请。
毕竟现在学医的人都是代代相传,但凡有本事、有绝活的大夫都是自己开了医馆或者药庐的,谁会愿意来给她帮忙。
而药童相当于是大夫的徒弟,轻易也不会背弃自己的师父,去别家帮忙。
她能找到川柏和云苓两个药童,都是运气好,刚好之前有一家医馆的老大夫去了,他儿子医术不精没法开馆坐诊,这才把老大夫培养的两个小药童都放了出来,让苏酿捡了漏。
“这倒的确是个问题。”顾焱骨节分明的修长手指一边在书桌上轻轻敲着,一边陪着苏酿一同苦恼。
苏酿合上账本,也把自己写写画画的那张纸折起来,“算了,这种事也不急在一时半会儿。
若实在不行,我明日便先招些药童来培养,再限定接诊病人的数量。”
顾焱看了一眼苏酿折起的那张纸上,要招药童十名,大夫两位。
招那么多的药童看来是打算把药庐也做起来。
苏酿躺在床上的时候,都还在琢磨着,“相公,药童和大夫之所以难得,是因为药童要学至少十年以上才能出师,这十年,药童仅能跟着自己学艺的大夫吃住,不能赚钱。
穷人家都想着孩子早些赚钱补贴家用,不愿意让孩子花这么长的时间去学习。
而富人家的孩子也不必送去吃学医的苦,学的人自然就少。”
“就算在这种情况下,好多大夫还因为怕外面招的药童偷学了医术,不愿意带药童,又使得药童更加缺少。”
苏酿一边说着,一边回忆她前世是如何把医馆做大的。
前世因为她要供养李成蹊,而李成蹊走科举之路需要耗费的银钱数目巨大,以至于她一心只想着赚银子,并没有想过这么多。
现在想来,她前世自从有了名气之后,几乎是不给普通人看诊的。
她给富贵人家看诊,赚了银子之后,想着扩大医馆规模,便按照李成蹊的法子给别的医馆使了不少绊子。
导致有些大夫自己家的医馆开不下去,然后她再拿出诚意,三顾茅庐的去请人来她这儿坐诊。
这辈子,她是绝对不可能再用那些阴私手段的,那上辈子的路肯定就行不通了。
“你说我要是给药童发月钱,并且教授他们医术,让他们每个人都有成为大夫的希望,愿意来做药童的人会不会多一些?”
苏酿琢磨明白之后跟顾焱商量道。
顾焱点点头,“酿酿这个主意甚好,若是成功,不仅能解自己的燃眉之急,说不定还能为咱们大安杏林界培养许多人才。”
顾焱一边说着,一边已经覆上了她的唇。
苏酿一时都分不清顾焱是真心觉得她的主意好,还是为了尽快满足他自己的私欲而敷衍她。
苏酿第二日一大早到回春堂的时候,便见病人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
苏酿不由得咋舌,她这也不知道皇上那道御匾给她造势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了。
这一天直接忙到快子时,才给每位病人都看过。
苏酿回到家里之后,却是一点儿都没有休息,就又伏在灯下写着什么。
顾焱凑过去,却发现她在整理医案,并且把其中症状相似的医案给放在了一起。
见到她这样,顾焱就知道她又想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法子了。
果然,等她整理好了之后,她便兴冲冲的对顾焱说道:“相公,我整理了这两日来看病的病人的脉案。
发现不少病人的病症都是相似的,都能用同一个方子治疗。
你说我若是把这些治疗时令病症的方子做成药丸,相同病症的病人根据病情的不同派不同的药丸,药童是不是就能省下不少抓药的时间。”
“嗯。”顾焱点点头,“酿酿这个主意也好。
但酿酿可有想过,你现在本就缺少药童,由谁来把药方子做成药丸呢?”
顾焱这么一问,苏酿便有些泄了气。
这的确是一个大难题,不管怎么做,始终都还是要有人才行。
偏偏她现在最是缺人!
这时候,她只恨不能自己一天有二十四个时辰,四十八个时辰!
苏酿感慨的悠然一声叹息。
叹息过后,她脑袋沾着枕头,瞬间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