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偶遇故人
徐老夫人跟岳老夫人老姐妹俩许多年没见,这一见面自然是有说不完的话。
苏酿就趁着这时候,给大夫人做了针灸。
等她针灸结束的时候,丫鬟们已经把大夫人的药浴熬好了。
苏酿守着大夫人泡了第一次药浴,又仔仔细细的跟大夫人说明了以后泡药浴时候的注意事项,这才跟着徐老夫人一起告辞离开。
马车走在大街上,苏酿从风掀起的马车帘子往外看。
看见外面许多的学子三五成群的出入茶楼、客栈,这才想起来,这翻过了年,马上就要到春闱的日子了。
春闱是大事,不少的学子都是过年之前就赶来京城住下,或赁房住着,或住客栈,白天去茶楼跟其他学子切磋学问,或者是听京城一些有名的大儒讲学。
晚上再回自己住的地方温书。
上辈子她陪着李成蹊上京,李成蹊便是如此。
那时候她整日都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的,生怕打扰了李成蹊。
现在再想起来,那段日子都已经模糊了。
就在苏酿嘲笑自己曾经的愚蠢的时候,突然看见三个熟悉的身影。
她撩起帘子,徐老夫人也跟着看了出去,说道:“陆夫子这是要带麟儿和小治去听那些参加科考的学子辩驳一番,好长长见识?
这会不会也太早了一些?”
苏酿笑着应道:“奶奶,教学的事情,陆夫子是行家,他的安排总不会错,咱们相信他便是。”
“也是。”徐老夫人点头笑道。
就在苏酿要放下马车帘子的时候,一声斥责声突然从外面传进来,“去去去,滚出去!
长没长眼睛,要饭都要到这里来了,真是不知好歹!”
“我不是要饭的,我也是来参考的学子!”
一个沉稳的声音传进耳中,苏酿只觉得有几分耳熟。
“哈哈哈,你是参考的学子,那我就是状元郎了!”
茶楼的伙计更加肆无忌惮的嘲笑道。
苏酿微皱着眉头看着站在茶楼外那人,少年看起来不过十七八岁,穿着一身缀了补丁又洗得发白的灰色长衫。
这都已经进入冬天了,他却还光着脚丫,连双草鞋都没穿。
倔强的脸上,嘴唇紧紧的抿着,锤在身侧的双手紧紧的握成拳头。
那张脸跟记忆中的有几分相似,却因为张开了一些,并不完全一样。
苏酿跟徐老夫人说了一声之后,让车夫把马车赶了过去。
苏酿跳下马车,唤了一声,“郑公子?”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你被李成蹊为了抢乡试名额而打断了手脚的郑屠户的儿子,郑源。
郑源满眼震惊的看着眼前的苏酿,“苏大夫,你怎么会在这里?”
他惊喜之后,脸上的窘迫一闪而过。
“你是进京来春闱的吧?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的?”苏酿并没有因为郑源的窘迫而避开话题,而是直面问题,直接问道。
虽说供养读书人不易,但郑屠户家还算殷实,又只有郑源这一个儿子。
儿子上京赶考,他们定是给儿子准备了足够的盘缠的。
可郑源现在这副模样,明显就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成问题。
听到苏酿的文化,郑源脸上露出了一副哀戚的神色。
茶馆门口人来人往的,有些话并不适合在这里说。
苏酿说道:“你还没找到住的地方吧?要不先去我家歇下来,再慢慢说。”
郑源听到这话,哪里不明白苏酿是看出他落难了,想要帮他。
他当即拱手深深的给苏酿作了一个揖,“多谢苏大夫。”
——
回到徐府,面对苏酿和顾焱,郑源才悲痛欲绝的说道:“我进京赶考,我爹娘觉得我年纪小,不放心我一个人,就跟着我一起来了。
谁知我们半路上竟遇到了贼匪。
我爹娘为了保护我,都被贼匪杀害了。
等我考上功名,有了官身,我叮咬将那些贼匪全部诛杀!”
郑源说着,还有些稚嫩的脸上已经浮现出了满满的戾气,就如同当初他被李成蹊打断手脚之后,苏酿第一次见他时候的模样。
顾焱这时候冷静的开口道:“贼匪自然是该杀,但你现在应该考虑的是你自己要怎么活下去。
你有举人功名在身,若放弃这届春闱,回到南岭府,应当也能谋个不错的差事。
到时候,你可以一边谋生,一边准备三年之后再来春闱。”
郑源搁在腿上的手,紧紧的握成了拳。
突然,他在顾焱和苏酿的面前跪了下来,“苏大夫,顾公子,你们可不可以帮我。
我都已经到了京城了,我不想放弃这届春闱。我想快点考试,快点做官,有了官身,我才能替我父母报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