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针锋相对
苏酿唇瓣微肿,红艳艳的煞是诱人。
顾焱哄着她一勺一勺的把一碗粥全部喝完,才扶着她上床休息。
就在顾焱端着粥碗要出去的时候,苏酿忍不住抓住了他的手腕,“相公,我有事情要跟你说。”
“我又做梦了。”
苏酿说完,顾焱神色一凝,赶紧放下了手中的粥碗,关上门窗,在她的身边坐下。
苏酿把她那个没头没尾的梦说完之后,把她的疑惑也告诉了顾焱。
顾焱眉心紧紧的拧了起来,“酿酿,你这个梦并非是没头没尾的。你看按照你所说的,你梦里的人是不是就是人们染了这种病之后的模样?
只不过他身上的脓包比普通人都要严重许多,而且他的病没治愈,他也病死,就维持在了一种生病的状态。”
听顾焱这么一说,苏酿仔细的回忆了一下梦里那个人的模样,好像真的是这样。
“你有没有想过,他就是这种古怪的病的源头?”
顾焱的声音传进耳中,苏酿瞬间恍然。
因为那个人是这种病的源头,所以她才会梦到他吗?
苏酿仔细想了一会儿,就算那个人是这个病的源头,那她梦到他又有什么意义呢?
去找到他吗?
找他做什么?
她现在已经找到能医治这种病的方子了。
顾焱看着她拧成了咸菜疙瘩的眉心,伸手轻轻的抚了抚,“想不明白就别想了。
或许也不是我说的那样,只是你生病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
苏酿第二天才发现,自己那天沾了牛身上的脓液挑进手臂皮肤的地方,也出现了红疹子。
但是疹子并没有扩散,只在针挑过的小范围之内,出现了跟将士们一样的症状。
红疹子破溃之后变成水泡,水泡变成脓包,最后结痂脱落。
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其他部位没有任何的不适。
当苏酿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染病在将士们在新药方的治疗下已经逐渐好了起来。
虽然还是不断有人在被感染,但是已经有了治疗的法子,只要药材供应充足,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苏酿在自己的手臂上的脓包结痂脱落之后,特意不做任何防护的在病人中忙碌了好几天,但却没有半点儿被感染的迹象。
她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她找来屈晔书和一众大夫来商量,众人听完她的话之后,俱是一脸震惊的模样。
其中一个姓唐的老太医,最先反对道:“我不同意!如此棘手的疫症,众人唯恐避之不及,你还要故意让众人染上,这不是胡闹吗?”
有人带头之后,其余人立即有了站出来的勇气。
“苏大夫,唐大夫说得对。虽然你说你亲身试过,可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对病症的反应也不相同。
若照你的法子做了,大家都如你一般只有轻微的症状,并且好了之后就不再感染,那当然是好事。
可若是有人病症严重,那可是要命的啊!”
另一名陈大夫也说道:“苏大夫,我也认为此事应当在仔细斟酌。
你也说了,你虽然只有手臂上一点皮肤出了红疹,但是你在这之前也曾昏迷两天两夜高热不退。
若是没有精心的照料,普通人只怕是熬不过这两天两夜。”
有大夫反对,自然也有大夫支持。
苏酿看了一下,发现反对的多半都是宫中的太医,他们谨慎习惯了。
而支持的大多是随军的军医。
苏酿内心虽然觉得她的办法预防此病是可行的,但陈大夫的话也提醒了她。
她那两天两夜的昏迷高热若真是因为染病引起的,得不到精心照料的普通百姓的确是熬不过。
所以,她还得想办法把牛痘脓液的毒性再减弱一些才行。
苏酿正在琢磨怎么减弱毒性的时候,一直没有开口讨论的屈晔书突然开口说道:“我觉得苏大夫的办法倒不失为预防此病的一个方法,只是我们要谨慎一些。
可以先选一些身强力壮,又自愿之人,先行试验,确定不危及性命之后,再给将士和百姓种下这毒。”
唐大夫立即反对,“屈大夫,你说得倒是容易。再身强力壮之人,又有谁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来冒险?”
“医术要想进步,总得做出尝试,总要有人牺牲。
若没人愿意,就我来!”屈晔书义薄云天的跟反对的大夫针锋相对。
眼看着两人都要打起来了,苏酿赶忙拦住了两人,“唐大夫、屈大夫,你们先别吵了。
此事是我思虑欠妥,我会想办法把脓液的毒性减弱一些,再行尝试。”
苏酿从军营回到他们住的府衙后院,就见一身劲装的任子雯刚好也带着兵士巡逻完,拿着一根红缨枪回来。
见到苏酿,任子雯英姿飒爽的把红缨枪往地上一立,“酿酿回来了,我刚才路过你们军医营帐的时候,仿佛听见里面有争执的声音。
是不是那些老家伙欺负你了?”
苏酿连连摇头,“没有,嫂子,你放心吧,前辈们都挺好,不会欺负我。”
“那也是因为你本事大,他们不敢动你。就这些老家伙,书读得多了,最喜欢论资排辈。
要是你没本事,像你这么年轻的,他们不欺负才怪!”
苏酿知道军营里上到将军下到伙头兵,多少都有些看不起文人,也不跟任子雯争辩。
只问道:“嫂子,我能不能拜托你一件事儿。你派人在附近村子里帮我找找,有没有染了痘疹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