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你怎么这么肯定边关将士会感染痨病?
顾焱是第二天回到家里的,同时还带回来一个消息。
李成蹊从县城回府城的路上,马发了狂,带着马车直接冲下了一个小山坡。
李成蹊虽然侥幸捡回了一条命,但是一双腿算是废了,再想参军去边关是不可能的了。
入冬以后,天一日比一日更冷。
天冷下来了,地里的活儿就少。
苏酿闲下来之后,每日除了去山上查看药田里药苗的长势,就是在家里翻看师父的手札,研究上面的药方。
偶尔去镇上万和堂出诊疑难病人的时候,就去徐府看看爷爷奶奶。
这天,苏酿到徐府的时候,却发现以往平静祥和的府里今日却有些忙碌和杂乱。
苏酿心头一跳,赶紧加快脚步走进了正厅。
就见正厅中放着许多东西,徐老爷子和徐老夫人和管家一起忙忙碌碌的清点着。
“爷爷、奶奶,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苏酿疑惑的出声之后,徐老夫人抬头看到她,脸上的愁容舒展开来,恢复了平时和善的模样。
“酿酿,你来啦!”徐老夫人一边说着,一边拉着她的手到旁边坐下。
“我们收到边关的消息,这段时间边关遭遇了十年不遇的大风雪,好多将士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都冻得生病了。
我和你爷爷就把这些年存下来的这点儿积蓄都拿了出来,打算托人去买了棉花做成棉袄,都给边关的将士运去。”
苏酿心里“咯噔”一下,寒潮已经开始了吗?
那前世在军中肆虐的痨病……
苏酿定了定心神,说道:“奶奶,这段时间的天气风寒不易痊愈。
我现在写一个方子,再去找万和堂的佟掌柜和杨家的生药铺一起想办法凑些药材。
您帮我一起运去边关。”
关系着边关将士的性命,徐老夫人也不会推迟,立即答应了下来。
苏酿就在徐府找了笔墨,写下了预防和治疗痨病的方子,也写明了发现痨病之后的处理方法。
写下来之后,她对自己的医术不放心,还专门去找封老看了。
封老看完方子之后,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丫头,看来上次的教训对你还是有点用的,这段时间用功不少。
这方子开得没什么毛病。”
“不过,丫头,这痨病虽然凶猛,却不是什么易得的病。
你怎么就这么肯定边关将士会感染痨病?”
封老犀利的目光落在苏酿的身上,苏酿的心跳不自觉的加快了速度。
她刚才只想着要防范于未然,这一世绝不能让痨病再在军中爆发,造成天下大乱的局面。
可却忘了,这种情况下,一般人就算要捐药去边关,也只会筹集一般的风寒用药,而不会筹集痨病用药。
更何况,现在在一般人看来,痨病还是不治之症,也就封老的手札里记载了一些治疗痨病的病例和心得。
苏酿正不知道怎么解释的时候,顾焱走到了她的身边,恭敬的对封老行了一个晚辈礼,道:“师父,是我告诉酿酿,边关将士中有可能爆发痨病的。”
“你又是如何知道的?”封老转头看向顾焱问道。
顾焱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说道:“不瞒师父说,我前两日去县衙的时候,偶然间看到邓大人书房里一封文书上写着边关将士中发现了疑似痨病患者。
我回家的时候就跟酿酿提了一句,没想到她便上心了。”
“师父,军中将士都是同吃同住,痨病的传染性又强。
现在痨病除了您研究出了治疗法子,教给了我,还没人知道。
若那病真是痨病,在军中传染开来,将士们遭罪不说,我国边关也会危险。”苏酿赶紧接过顾焱的话说道。
封老将方子递回苏酿手中,“去准备吧!”
苏酿和顾焱一起离开徐府之后,才忍不住问道:“相公,你怎么来了?”
“林叔告诉了我,边关的情况。我猜徐府这边肯定也已经收到消息了。
料想你知道此事之后,不会袖手旁边,便赶来看看能不能帮你些什么。”顾焱眸色温润的看着苏酿说道。
前不久林云飞就已经回到了村里,跟以前一样,他还是一个人住在村尾的草房子里,平日里独来独往,跟谁都不亲近。
苏酿先去了万和堂,跟佟掌柜说清楚情况之后,佟掌柜立即答应尽力帮忙筹集药材。
之后两人赶去隔壁镇的杨家生药铺。
自从上一次的事情之后,杨家生药铺的生意比之前还要红火。
杨颂和崔氏听苏晚说了边关的事情之后,立即让下面的伙计盘点库存,把能匀出来的药全都匀了出来给苏酿。
过称之后,苏酿要给银子。
崔氏握住她的手,推了她的银子,“酿酿,且不说你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我们不可能收你的银子。
就说这银子是拿去给边关将士的,这银子,我们也不能收!”
杨颂在旁边立即附和道:“是啊是啊,有国才有家,要是没有将士们守着边关,哪儿来的咱们大安现在的安居乐业。
这些年咱们遇到明君,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要是边关除了什么岔子,再起烽烟,苦的还不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
听到杨颂这话,顾焱的目光微微闪了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