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要走到最高处去!
“老居士。”南夫人走近徐老爷子之后,行了个道礼。
徐老爷子本来在专注的看着自家小重孙干活,家里糟心事虽多,但他对自家小重孙的改变,还是十分满意的。
听到南夫人的声音,徐老爷子回过神来,忙站起来也回了一个道礼,“道长。”
他看了一眼南夫人之后,问道:“道长可是要化缘?”
南夫人笑着摇摇头,“贫道是想问问老居士,这粥棚可是居士所设?”
“是老夫设的,道长可是有何指教?”徐老爷子一头雾水,他饱读圣贤之书,自然不信鬼神之事。
与佛道两家之人从无往来,今日这道姑找上门来着实让他有些纳闷。
“我是在太清观中修行之人,如今大旱,百姓流离失所。我们太清观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
只是观中人手不足,无力设置粥棚给百姓施粥赠饭。
不知我可否将粮食、银钱交给老居士,由老居士代为施赠?”南夫人声音柔和,不徐不疾的说道。
徐老爷子恍然大悟,同时也对这柔弱的道姑高看了一眼。
这道士乱世下山,倒的确是比乱世就隐世的和尚要强上一些。
徐老爷子当即应道:“当然可以,我这就叫我家的账房来与道长交接。道长请坐。”
徐老爷子不信神佛不信道,请南夫人坐下之后,他自然也没有跟南夫人攀谈的心思。
南夫人也不是为了跟徐老爷子聊天而来。
两人便不再说话,都只看着自己想看的人。
顾焱早就已经发现有一道目光一直落在他的身上,他也忙里偷闲的朝那目光的方向看了一眼。
当看见一身道袍的道姑之时,他心里便已经有了数。
原来不仅仅是他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了,就连她也知道了。
好不容易把早上的粥和馒头施完了,顾焱都有些手酸了,三个小家伙更是一副精疲力尽的样子,随意就在一旁的空地上瘫坐了下来,背靠背的休息。
徐老爷子满脸慈爱笑容的朝三人走了过去,蹲下来挨个儿摸了摸他们的小脑袋说道:“今天你们三个小家伙辛苦了。
太爷爷决定给你们一点奖励,你们想要什么,只管跟太爷爷说。”
三个小家伙不约而同的把小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徐昊麟:“太爷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帮助百姓是我们的责任。”
顾治:“徐老爷爷,您可以把给我们的奖励,都折算成米粮赠给灾民吗?”
妙妙:“昊麟哥哥和哥哥说得对,我们少要一点礼物,就能给灾民多赠一碗粥,一个馒头。”
徐老爷子对上三双熠熠灼灼的明亮眼睛,心里只觉得鼓鼓荡荡,甚至有些感动,他那个任性的小重孙是真的长大了啊!
顾焱也走过来跟孩子们一起坐着歇息。
妙妙仰着小脸儿问他,“爹爹,你的腿疼不疼啊?妙妙帮你捏捏。”
妙妙说着,小身子便是利落的一翻,一双小手就要给顾焱捏腿。
顾焱伸手把闺女抱在怀里,说道:“妙妙放心吧,爹爹不累,爹爹干的活儿,还没有你们多,怎么会累?”
说话的同时,顾焱的目光看向了南夫人刚才坐的地方。
那里已经没人了,那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了。
陈嬷嬷跟着小轿走着,有些疑惑的问道:“夫人,小主子那模样五成像您,五成像老爷,定然是您和老爷的孩子。
您既专门来看他了,为何却不与他相认呢?”
南夫人柔和的声音从轿子里传出来,“现在还不是我与他相认的时候。”
陈嬷嬷也不再多问,只陪着轿子往太清观的方向走。
——
靖安县城。
刘寡妇骂骂咧咧的进了院子。
回到屋里,她发现李成蹊正在书房里面用功,习惯性的收起了情绪,放轻了脚步走进去。
“儿子,还在用功读书呢?”刘寡妇轻声细语的道:“要我说,咱们现在靠着侯爷这棵大树。
吃穿不愁,这读书这么辛苦,科举便是不考也没关系。”
李成蹊看了一眼自己的亲娘。
怀远侯不过就是一个空有名头的侯爷,连他自己都自身难保,在这偏远之地像只老鼠一样的活着。
上次在县衙挨板子之时,他就已经想清楚了,靠别人是靠不住的,权势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才稳妥。
所以这科举之路,他不仅要走,而且还要走到最高处去!
不过这些事情,他没办法跟刘寡妇一个毫无见识的乡下妇人解释,只阖上书本,淡淡的问道:“娘,可是槐树村的事情有消息了?”
刘寡妇一说到这个就来气。
她猛地拍了一下大腿才说道:“沈桂花和顾芳芳那两个没用的废物!
他们不仅没能办了苏酿,反而自己在小树林里搞到了一处。
如今沈桂花被顾大福休了,顾芳芳得嫁给顾癞子了,苏酿屁事没有不说。
他们一家子还不知道怎么勾搭上了那个京城回来的徐老爷,娘回城的时候,路过镇上,就看见顾焱那个泥腿子带着他家那两个小杂种在徐家的粥棚帮忙施粥!”
刘寡妇气呼呼的说着,李成蹊的眸中闪过一道暗光,“他们搭上了徐老爷子?”
“可不是嘛……”刘寡妇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也没注意到李成蹊眼中眸光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