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母子相见
沈桂花被吼得浑身哆嗦一下,下意识的点点头,“知……知道……”
顾大福忽然大笑了三声。
转头,他语气凄凉的对里正说道:“里正,我不识字,还劳烦里正替我写下休书一封。”
里正见顾大福主意已定,也不再继续多说什么,命人去他家里拿了笔墨纸砚来,就帮顾大福写下了休书。
顾焱和苏酿回去的路上。
顾焱走着走着突然停下脚步,苏酿反应不及,猛地撞上了他宽阔结实的后背。
顾焱回身,将她紧紧的拥入怀中,大手抚着她的发,声音低沉喑哑的问道:“酿酿,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苏酿不由得脊背挺直,身体也僵硬了一下。
她没想过要把这些事情告诉顾焱。
因为她从没想过要依靠她人。
前世,她跟顾焱之间误会太深,相敬如冰,她有事自是不可能跟他求助。
后来跟李成蹊一起,她曾因为生意上的事情,问过李成蹊一次,李成蹊却严厉的让她不要打扰他读书。
自那以后,她便养成了自己解决所有问题的习惯。
苏酿听着顾焱结实而有力的心跳声,轻轻的在他怀里蹭了蹭,“相公,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记得告诉你。”
转眼又到了十五,苏酿要去太行山上太清观中给那位夫人请脉,一大早便准备出门。
她前脚刚出门,顾焱后脚便跟了上来。
她有些疑惑的看着顾焱。
顾焱很自然的说道:“如今天下大旱,流民越多,从镇上到太行山一路山高路远,恐怕会有危险,我与你一同前去,走吧!”
苏酿看着男人背上背着的那一把大弓,只觉得心里无比的踏实。
顾焱自然而又霸道的握住了她的手,牵她一同往镇上走。
顾大牛家的牛还未痊愈,没有牛车可坐。
只隔了一天,仿佛已经变了天一般。
靠近镇上的地方,到处可见流民。
昨日还能随意进出的城门,今日已经有官兵把手,要进城就须得一人给两文钱的入城费。
苏酿和顾焱入城之后,径直去了万和堂。
佟掌柜已经在等她了,苏酿跟佟掌柜介绍了顾焱的身份之后,三人一同上马车往太行山去。
一路上,佟掌柜看着那些流民也不由得感叹,“老天爷再不下雨,不知还要饿死多少人。”
“苏娘子,你家可囤了米粮?”佟掌柜看向苏酿问道。
“前几日囤了一些,也不知能撑得过几时。”苏酿看着外面那些流民也有些忧心。
上一世,她竟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这场旱灾竟然让这么多人流离失所。
“我跟镇上粮行的东家倒是还有几分交情,苏娘子,你家的米粮若是不够,可与我说。
我去向粮行的老板买。”佟掌柜说道。
“我先谢过掌柜了。”
“客气什么。”
三人一路说话,马车一路驶向了太行山。
离太清观越近,苏酿就越忍不住偷偷去看顾焱那张脸。
佟掌柜因为从没敢仔细看过南夫人的容貌,所以并没有发现顾焱的长相跟南夫人十分相似。
只是南夫人婉约柔美,而顾焱这段时间重新下地经历风吹日晒,晒回小麦色的肌肤,又给他的气质新添了几分阳光粗犷。
两人气质截然不同。
大约……也是看不出来的吧!
苏酿这般想着的时候,马车已经在太清观外停下来了。
顾焱先跳下了车去,扶着苏酿下马车。
陈嬷嬷已经在院外等着了。
见到苏酿和佟掌柜,她客气的福了一礼道:“佟掌柜、顾壮士、苏娘子,夫人这会儿有客。
还请三位去客室饮茶,稍等一会儿。”
此时,南夫人的厢房内,李成蹊一脸动容的跪在南夫人面前,毫不犹豫的磕了三个响头,“娘亲,是孩儿不孝,没能早点寻到娘亲,与娘亲团聚。”
南夫人不自觉的就红了眼眶,赶紧起身将李成蹊扶了起来,“不怪你,不怪你,是娘没本事。”
南夫人说话的时候,将李成蹊看了个清楚。
她本以为时隔这么多年,终于再跟自己孩子相见,她会很激动。
可现在,她看着这张脸,却是连最初的那一点情绪都提不起来,就好像只是一个初次相见的陌生人一般。
南夫人淡淡的示意李成蹊道:“坐吧,难得来一次,陪娘说说话。
你舅舅这些日子对你可好?你这些年可曾吃苦?”
李成蹊在垫了蒲团的椅子上坐下,开始一一跟南夫人说他的事情。
他说话的分寸拿捏得极好,对怀远侯的抱怨,他一个字都没说。
他从小到大的成长,也都是挑着有趣温情的说,只偶尔不经意的透露出一点他小时候受的苦。
南夫人脸上也露出心疼的模样,只是心里却是连一丝情绪都牵不起来。
李成蹊说了一会儿之后,她便看向一旁的陈嬷嬷问道:“嬷嬷,苏娘子是不是到了?”
陈嬷嬷躬身应道:“到了好一会儿了,这时候正在客室饮茶呢!”
南夫人手指轻轻的摩挲了一下李成蹊刚才递给她看的玉佩,羊脂白玉的龙纹玉佩上刻着一个“耀”字。
她还记得丈夫当时守着她和肚子里的孩子,亲自将这个字刻在这块玉佩上的模样。
她温和的笑着将玉佩递还给李成蹊,“蹊儿,这玉佩你好生收好。”
“是,娘亲。”
南夫人让陈嬷嬷去请苏酿进来,李成蹊很有眼色告退了出去。
他离开房间的时候,正好就看见陈嬷嬷领着苏酿从客室中出来,走向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