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守门老头都可以欺负你
27.守门老头都可以欺负你
郑欣阳和汪琴没有租住双流机场路边了,他们住到了乔都一环路上,算是实现了从农村向城市腹地的挺进。小时候,父母常常对他说:“你要努力学习,以后考上大学了,可以去城里面住高楼大厦。”因此,搬进城市腹地,对他来说多少有点兴奋,每天一下楼,就可以看到车水马龙,如果有时间还可以逛超市和商场。
但他们租的房子很差,不足40平米的房子却客厅、阳台、厨房、卫生间、卧室一应俱全,可见每一间小到什么程度。卧室小得放不下一张床,他们就没有买床,只买一张床垫放在地上睡。房子是旧房子,多处水管渗水,加之采光非常差,大白天不开灯就如黑夜。这自然成了小强们的乐园,有一天晚上,几只小强雄纠纠气昂昂爬上床垫,载歌载舞还觉得不过瘾,最后爬到了郑欣阳的脸上,只差没有钻进鼻孔和耳朵了。
他们渴望改善居住环境,也梦想着自己能够购买一套房子。但以当时乔都的房价,他们也付不起着付款。郑欣阳离开景蓝公司之前,他们存折上的钱,总数从来没有超过1万元;在离开敬方公司之前,这个数字达到了3万元,但这点钱连买个放马桶那么大的房子也不够,再说了,哪个开发商愿意出售放马桶那么大的房子呢?他们更不愿意化整为零卖。
郑欣阳回想自己几年来在乔都的打工历程,景蓝公司虽然留下诸多痛苦的记忆,但那里还是算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在那里,他实现了从普通职员向中层管理者的突破,实现了月薪800元向一千多元的迈进,并且在企业形象策划和宣传界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职业场上,做没做管理者,这是一个分水岭,因为下一家单位聘用你之前,肯定会问你有没有管理经验。有和没有大不一样,至于做管理者做到什么程度,倒是其次。
第二个转折点当然在敬方公司。这个公司呆的时间不长,但他取得的突破却有多项:首先是因为给吕老板写各种会议和论坛材料,让他从一个只有会计专业知识的人,成长为掌握了企业管理各方面知识的复合性人才;其次,他做上了总经理助理,虽然是小公司的助理,但从层级上说总还是高层管理者;第三,在管理咨询界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并且有企业主动请做顾问了;第四,当然是薪水上的突破,月薪超过5000元在当时算是高工资了。
第三个转折点在哪里呢?
他现在面临的是十字路口,这里是不是转折点他看不清楚。他觉得自己应该写书,发挥自己的长处。他给孙老板去了电话,说现自己有事情要做,脱不开身,不能到众望木业工期作。孙老板很失望,但还是对他说,如果想好了,随时可以去众望木业的。
考虑到写书收获期太长,得一年左右才能拿到钱,郑欣阳打算成立一家公司,在写书的同时做别什么。做什么呢?他懂企业文化宣传,懂管理咨询,他决定成立一家管理咨询公司。
成立公司比他想像的难得多。资本金不够,最少得10万元,当时新的公司法还没有出台,资本金还不能“按揭”,需要一次性到位。人被逼无奈,就免不了干点不合法的事情,郑欣阳知道公司资本金,除了货币资金,也可以用非货币资金。郑欣阳打算找张发票,虚开一些电脑、复印机等办公设备来充数。但正规渠道的发票非常难找,最后,他在火车北站倒卖假发票的地方,买了一张看起来可以乱真的假发票。
交给会计师事务出具验资报告之后,资本金问题解决了。这家会计师事务所似乎是专门出具虚假验资的,他们看都没有看郑欣阳的材料,更不让郑欣阳上他们事务所去,而是让他在一个茶馆等着,他们去出具报告。时间只用了10多分钟,他们报告就出好了。
工商局在核定经营范围时,又遇到了难题,很多经营范围都需要相关部门审批,并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指点下,郑欣阳写了一个含含糊糊的经营范围:“商务服务与软件开发”。
经营范围这一关过了,还冒出一个莫名其妙的手续:计划生育证。这开公司,还管着计划生育,如果中国人人都去开公司,肯定就不会有超生了吧?郑欣阳为此还奔波上百公里,回来大学刚毕业时工作的DY市开了一个证明回来,汪琴也是股东,她也回去开了一个证明来。
办完各类证件,在一条不起眼的街上一座不起眼的小写字楼租了一间30平方米的房间,习了一张桌子两台电脑,像模像样在门口挂块牌子,公司就算开业了。开业却开不了张,郑欣阳发现经营公司比成立公难困难千百倍,经过多日奔波,一笔生意也没有做成。他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与人谈生意,尤其在报价方面缺乏技巧,要么是报高了人家觉得太离谱,要么是报低了人家以为他根本不懂不敢与他合作。
拉不到生意,那就写书吧。
郑欣阳搭框架,写初稿,汪琴负担文字润色和校对。为了让图书更为生动,体现轻松阅读的特点,他们要在书中加很多插图和图表。两个人都不会画画,怎么办?请人画是断然不行的,那得增加成本。郑欣阳想到用电脑拼接的办法。他们买来一套矢量图集,里面有很多电子版的素材,将一台电脑和一个坐着的人拼在一起,就是人用电脑办公的插图了,将一只苹果拼在一棵树的枝上,就是苹果树了。这种拼接虽然痕迹很重,好歹还是能够较为准确地传达意思了。
他们写得很辛苦,早上八点开工,晚上十二点收工。一日三餐就吃盒饭。当然,没有周末。
虽然是一座不起眼的只有八九层高的写字楼,却挤了不少公司。在这些公司中,郑欣阳的咨询公司是最小的,也是最差的——一笔生意也没有。别人是每天开车来来去去,而他和汪琴每天是骑自行车来来去去。
写字楼的门卫是一个老头子,牛皮哄哄的,大约有什么后台。他把在这里租房子的公司分成三六九等,把公司老板们也分成三六九等,给予不同的礼遇。门庭冷落,晚上加班到十二点,骑自行车上下班,这几个因素综合起来,老头子就知道郑欣阳和汪琴连九等都算不上了,见到他们,表情就很不屑。郑欣阳有时会收发一些信件,门卫根本就懒得送上楼。不送也罢,郑欣阳自己去查询,可问老头,通常问三句也听不到一句回应。
最气愤的是,老头子晚上成心和郑欣阳过不去。整个楼晚上基本上只有郑欣阳的屋子开头灯。每当他看见郑欣阳关灯时,知道郑欣阳和汪琴要下楼了,他就把电梯关了。电梯关了走楼梯,倒也没什么。但是,这个楼有点独特,电梯边根本就没有楼梯。
第一天晚上遇到被关电梯,郑欣阳和汪琴下不了楼,他们在楼上恭敬地叫“老大爷,请开一下电梯。”
“下班了,你走楼梯下来!”老头子说,还咕咙一句“生意做得个球样,还天天加班!”
郑欣阳和汪琴到处寻找楼梯,好不容易在裙楼找到了,下到五层,却又是锁上的,又找,在连通的另一座楼上找了,再下去,下到三层,却堆满杂物,两个人如同翻山越岭下到二层,却又锁上了,再找,又在裙楼找到了,下到裙楼一层。裙楼一层门口是一家火锅店的操作间,又湿又滑还臭不可闻。
第二天,郑欣阳给门卫老头提意见,建议他们把楼道清理一下。
“清理?没必要清理!如果你觉得不方便,你完全可以搬走!”
后来,有其他公司的人告诉郑欣阳,这座楼,是某政府机关修的,不用了,拿来出租,没人认真管,老头是机关负责人从乡下找来的,据说和负责人有点远亲关系。
TMD,人不得志,守门的老头子都可以任意欺负你!郑换阳没有办法,但晚上还是要加班的,只是在下班时,得走迷宫翻大山。
读者朋友一定还记得,郑欣阳在景蓝公司上班时,几个人搞了一个“牛角尖协会”。尽管成立公司是悄悄地进行的,牛角尖们还是知道了。会长当了老板,牛角尖们哪有不过凑热闹的?郑欣阳想到公司太寒酸,又没有生意,面子上实在过不去,就只说自己忙于写书,不要他们来打扰。
这期间,曾雨发来一条短信:“你好,我是牛角尖协会的牛牛!”
她不称自己曾雨,而自称牛角尖的代号,表明自己是以牛角尖协会会员的身份来问候你,没有别的意思。
郑欣阳回了一条短信:“你好。”用的是句号,而不是惊叹号。他已经不生她的气,他想通了,人各有志。但他却对她热情不起来了。
“听说你做了老板?”曾雨又发来一条。
“什么老板啊,不值一提。”
“你不要做老板啊,老板都是坏蛋!”
曾雨的确认为老板都是坏蛋,当然,女老板除外。郑欣阳现在做了老板,早晚也会成为坏蛋,像金老板吕老板那样的坏蛋。她的真的不希望郑欣阳做老板。
她的话却勾起了郑欣阳的不快。老板是坏蛋,你为什么却要和老板鬼混?但他没把这话变成短信发过去,这样的话毕竟太具杀伤力了,怕她受不了。他只发了几个字:“我写书,不是老板。”
曾雨其实这阵子和素素在一起。她去了重庆。素素在一个商场帮人卖衣服,因为人长得漂亮,店里生意特别好,老板特别高兴。曾雨去看素素,老板见曾雨长得更漂亮,身材还一级棒,就央她也留下来卖衣服。因为老板是女的——虽然举止有点男性化,曾雨就答应了,女人总不至于对女人色吧。
“你在给谁发短信啊?”素素见曾雨脸上晴转多云,就问她。
“哦……没有,没有发啊。”曾雨慌乱掩饰。
“一定是在给郑哥哥发!”素素说着,把手机抢过来了。
曾雨被揭穿,感到很不好意思。
“看你不好意思的样子!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装纯情啊!”素素挖苦道。
“郑哥哥,”素素故意把声音放得极其温柔,她想气气曾雨,“你做老板了啊?我要来你公司上班!”
郑欣阳还在为曾雨的短信而不痛快,又接到素素的电话,心头就颇有些烦躁。
“小鬼别开玩笑,我这么小的办公室容不下你!”郑欣阳一副长辈的口气。
“哈哈,不是办公室小,是你心里太小。”素素说。
郑欣阳不说话。
“是因为郑大嫂在办公室,所以容不下我。郑哥哥,我是一定要到你那里来的,你要准备充分一点啊,我会搞突然袭击的!”
真拿她没办法,好在她也不哆嗦,客套两句就把电话挂了。
素素并不是开玩笑,她真的想去看看郑欣阳。不管郑欣阳做的是大老板还是小老板,但这毕竟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是从打工仔向自主创业的转变,是人生的一个质的飞跃,在这么重要的关头,素素觉得自己理所当然应该去看看,去给他支持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