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到家串门子
走走走,我们娘俩去趟主院。”
南嫣倒没忘回到家,需先去给老人家报平安。
还不是老母亲拉她手不放,将她人带回来父母院子。
南嫣去主院,不忘交代孔尚慈身边大丫头。
去后厨,告诉厨房的人将她带回来梅花鹿处理好。
晚上好好烧几个菜来吃。
早上去过南鑫家先回来休息方氏。
昏昏欲睡靠在躺椅上闭目养神,忽然听嬷嬷说孙女回来。
眼睛明亮道:“嬷嬷说,嫣儿回来了。”
伺候方氏一辈子嬷嬷,赶紧拿过披风搭在方氏身上柔声道:“三小姐回来了,老夫人莫急,三小姐随大夫人在外面候着。
老夫人先将披风披好,担心着凉。”
“快快快让她们母女进来。”方氏瞌睡虫没了,精神抖擞道。
嬷嬷见她如此,知道老太太想孙女。
笑盈盈给大丫头眼神,丫头会意将南嫣母女请进屋子。
南嫣脚刚跨进房屋,爽朗道:“奶奶,我回来了。”
刚才听见老太太睡了,她还想回去洗漱洗漱休息,晚点再过来看望老太太。
没想到她没说回去话语,老太太身边嬷嬷进去通报。
老太太现在就要见她。
方氏看见风姿卓越,美目盼兮孙女泪眼婆娑道:“嫣儿回来了,快来让奶奶好好看看外出可受苦了。”
南嫣神采奕奕递出自己双手,让老太太握住:“孙女只外出几天,那受什么苦,倒是奶奶在家中身体可安好。”
“好好好,奶奶在家有你娘伺候,身体好着呢!”
老太太活这把年纪,最在乎无疑是膝下子子孙孙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南嫣活蹦乱跳回来,就是老人家最开心的。
老太太温声细语询问南嫣在外可有遇到危险的事。
南嫣同意温声细语告诉老太太,她出去这段时间,没遇危险之事。
接着老太太又把这段时间,家里发生的一些趣事告诉南嫣。
一时之间,主院传来欢声笑语。
直到南忠伦,南良下值三个女人结束聊天去食肆用晚膳。
饭后,南嫣随南忠伦,南良到书房道:“爷爷父亲,此次孙女,女儿外出遇到一件怪事。”
坐在太师椅南忠伦,跟坐左侧南良神情一顿道:“嫣儿外出遇到什么事?”
南嫣把在范家村的事说出来。
南忠伦,南良对视一眼。
他们就说,如果是普通事,以孙女(女儿)性格不会说出来。
孙女(女儿)说遇到奇怪的事。
肯定难倒孙女,女儿,才会回来询问。
南忠伦讶然道:“嫣儿是说,你在城外村庄范家村,遇到五海此等怪事件。”
南嫣重重点头道:“是的,刘婆子养的东西被孙女杀了,孙女向佃户打听得知,这玩意不是好东西……”
南忠伦自然听说过五海这玩意儿。
南嫣问起,老爷子缓声道:“五十多年前,我朝有一大臣受此物影,爷爷曾去翻阅史书。
得知南疆部族擅长养蛊虫。
嫣儿说的五海,是蛊虫另一个分支。
养五海之人,大多心术不正。
大一部分人靠养此物作恶多端,以此获得所需之物。
当年此事发生,老先皇曾下令在夏朝境内一概不许使用此术。
没想到多年后,此术卷土重来危害我夏朝百姓。”
南嫣紧锁眉头道:“南疆之物……”
坐在一旁听的南良,紧张后怕道:“嫣儿,下次遇到此等事情,不可贸然行。
回家跟家人商量,我们一起拿主意,将坏人绳之以法。”
早先不让女儿外露驱使动物技能。
怕的就是,遇到熟悉奇门遁甲邪术之人迫害女儿。
女儿描述,独自一人将邪物击杀。
他止不住一阵后怕。
在想事情南嫣听到老父亲关心的话微笑道:“爹,我出手有把握全身而退,才会出手。
如果没把握胜算,我定会回家跟你们商量。”
接着对南忠伦,南良说此术邪乎。
夏朝理应重视起来,不能让此术危害百姓。
同时心里想着,貌似夏朝封建迷信挺厉害的。
她以后要不要开化学课,教夏朝百姓认识化理反应。
省的被坑蒙拐骗江湖人士,用小把戏骗了去。
这也是南嫣外出,遇过几次有人利用下油锅,鬼火这些东西。
拐骗他人,说家中近几年有大运,或者霉运云云之类的话。
如果百姓知道好多不能用常识理解东西,是化学反应原理。
想必,百姓就不会什么事嚷嚷请神婆,跳脚大神之类的话。
南嫣在书房好长时间,该说的说的差不多。
南嫣告辞回自己院子睡觉。
第二日南嫣刚起,孔尚慈派人来传话,说让她去前院。
母女俩人去趟大姐南宁家。
也是南嫣昨晚回房,从紫苏嘴里得知前天大姐公公婆婆来了。
大姐公公婆婆新年刚过来信,说想念孙子。
想来京城暂住一段时间。
老人家说想孙子,大姐不可能说不让老人来。
让水云苏写信回去。
让水云苏大哥,二哥照看家中。
两老人上京城住一段时间,顺便陪陪孙子。
水云苏父母前天到,南嫣昨天回来。
因为南棋相谈亲事,孔尚慈还没时间去见亲家母。
如今二房的事忙完,正好带小女儿去大女儿家坐坐。
水云苏父母是地地道道农家人。
不会说漂亮话,见到孔尚慈和南嫣难免有些紧张。
不过为了不失面子水母面容带笑:“亲家母,你来了,快带这位……”
“呃……这位,应该是嫣儿姑娘吧!”
南宁在一旁应道:“娘,这位正是我胞妹,三妹南嫣。”
水母打量南嫣,见南嫣跟自家儿媳有几分相似。
庆幸到家,儿子跟她们说过南家找回失踪多年三姑娘。
要不然,今天叫不出人家姑娘名字。
也不知道儿媳会不会怪她。
南嫣灿然一笑道:“见过伯母。”
“唉,三姑娘,有礼了。”
农家没那么多规矩。
平日除了逢年过节小辈给老一辈磕头行礼。
平时是不见礼的。
早些年,南宁刚嫁到水家。
水父水母还很不习惯动不动行礼习惯。
就算这些年,家中日子琢渐变好。
家里人慢慢越来越有规矩。
但跟京城大家族规矩比起来,水家规矩还是松散多了。
经过多年锻炼,水母已经不在是以前农家妇人。
跟孔尚慈走在前面有说有笑。
南嫣跟南宁走在后面问道:“大姐,生哥儿去哪了?咋没见他?”
没出去时,小家伙每天早上会软软糯糯喊“小姨。”
出去这么长时间没见小家伙,南嫣还真有点想了。